苏波:不断塑造新优势,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摘要:我国紧紧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深入研究分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结构转型发展重点,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保障
我国紧紧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深入研究分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结构转型发展重点,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保障,实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换道超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技术进步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地位,需要从规划落实统筹发展、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产业集群和自主品牌发展、国际开放合作发展等方面着力,不断塑造新优势,加快我国汽车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新能源汽车作为10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率先实现了突破,成为发展亮点,是我国继全球领先的高铁装备、5G通信设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工程施工装备等重要领域后,又一个引领全球发展的新领域、新优势。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动能,形成了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新的产业生态,极大地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成为世界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由政府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对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大趋势,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这要求我国巩固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地位,把握好新机遇、不断塑造新优势,深入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推进汽车行业快速转型升级,力争实现“换道超车”,尽快建成汽车强国。
一、紧紧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代契机
1.积极谋划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和“换道超车”的发展重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但真正的产业化已是2009年。2009年我国组织“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推动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企业产业化,主要为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提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0年我国将示范城市扩大到25个,并启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部分购车补贴。到2011年底,共有75家生产企业、361款车型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目录》。由于产品技术和价格等原因,到2011年底,25个城市累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特种车仅1.68万辆,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纯电动车占比不高。而当时,美、日电动车从技术到市场都已领先,日产公司聆风电动车已销售3万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沃蓝达电动车已销售超万辆。而我国企业最高产量仅千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
2010年,工信部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深入研究分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重点,当时主要考虑三大重要因素:化石能源供给不可持续,必须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治理迫切要求发展利用清洁能源;新技术革命引领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基于这三大考虑,我国作为世界新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有义务积极应对日益突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更有责任积极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新机遇,利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取得的技术进步、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改变几十年来我国燃油车主要依靠国外品牌与技术的状况,力争实现“换道超车”,推动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2.规划引领和政策保障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简称“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发展技术路线、主要目标等争论较多。回头来看,当时规划确定的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方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技术路线是完全正确和有远见的,2020年发布的新规划坚持了这一技术路线。对于规划目标设定分歧较大,汽车行业的一些专家、企业家认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目标太高了。但着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和我国汽车由大变强的长远目标,我们要动员汽车行业打破常规,规划就要“跳起脚来奔目标”才能实现突破。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改变被动局面、争取命运转折的关键一步。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关键就是建立完善了强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亲自领导下,经过深入调研讨论,2014年制定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即《三十条》,制定完善了从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扩大推广应用领域、鼓励投融资、完善推广补贴与税收优惠、企业准入、交通管理等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
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大趋势中占得先机。新能源汽车产量由2012年国家规划发布实施时的1.3万辆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136.6万辆、2021年的367.7万辆、2022年的705.8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提前3年超额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产销量和保有量多年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达到63.6%,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186.3万辆,首次名列全球第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车用电池生产名列全球前两位,装车量超过全球市场的50%。
正是由于我们的整体性布局、系统性政策、持续性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独树一帜,赢得了先发优势。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如今,汽车行业正在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奋进在建设汽车强国的新征程上。
二、新征程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新形势
1.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全球著名汽车企业积极布局,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一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强化政府主导,对芯片、新能源汽车等以巨额财政投入和补贴支持发展。美国总统拜登多次讲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美国第八,并通过了《基础设施法案》,获得美国国会支持。对充电桩建设和购置电动校车财政投入150亿美元,对美国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补贴,补贴期达10年,并限定零部件本土生产的比例,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激起欧盟等盟友的不满。美国对中方毫无底线打压、禁售芯片、扰乱电池用矿产资源市场等行径,严重冲击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干扰和破坏全球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
2.新技术催生汽车产业发展形成新业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推出最先进的低碳交通方案,以推进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等深度融合,跨界协同发展,并推进汽车产业与软件产业的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在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渐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面临着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等改革创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开放包容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3.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自身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充换电及智能汽车实验发展所需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快速发展要求;供应链不稳定,车规芯片、操作系统、电池用矿产资源供给受制于人,存在较大风险;市场发展不平衡,一些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关键人才,企业竞争力不强;一些燃油车企业对推进电动化决心和力度不够,汽车行业对15年左右现有3000多万辆燃油车产能可能被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替代的重大变革和趋势深入研究,引导和应对不够,回避问题将导致新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品牌建设比较滞后,国际化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三、推动“换道超车”早日建成汽车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新赛道,进入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汽车强国建设的主战场。要积极推动规划落实,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塑造新优势,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1.加强对规划落实的统筹协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2020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在我国一些支持政策逐步退坡之时,美欧等汽车强国纷纷出台支持政策,以巨额财政投入补贴,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两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浪潮,超出了行业的预期和我们制定实施新规划时的预测。因此,要及时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特别是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支持政策,以及完善分类交通管理、金融、保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政策,明确政策的力度和时限,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因高速增长引发的矿产、配套件、基础设施等资源供给紧张问题,也应有全局性谋划和应对举措。
目前,不少国家已发布燃油新车停售时间,挪威是2025年,荷兰等提出2030年,欧盟、日本是2035年等,我国燃油汽车产能替代将会加速到来。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的成倍增长已每年减少几百万辆燃油车产销,汽车行业产业变革大势所趋,相关企业要有紧迫感,绝不能再等待观望。因此,汽车行业要深入研究、积极应对,引导社会停止新增燃油车产能,尽可能减少燃油车产能退出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相关部门和汽车行业应该研究传统燃油新车的停售时限问题,加强适应性调整,推进新能源汽车规划落实建立在紧贴市场需求及科学务实的目标任务指引之上。
2.加强对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协调推进,完善政策体系框架和相应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说汽车电动化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网联化就是“下半场”。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新动能,汽车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需要协调推进汽车“三化”,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是系统谋划和进一步完善促进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规划、政策、标准法规制定等举措,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加速融合、跨界协同发展,构建未来新的产业生态。二是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创造条件,推进充电设施、道路、试验验证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仿真、管理、控制等核心工业软件研发和集成,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应用示范,整体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3.加快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发展,强化创新体系和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升技术能力是关键,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地方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形成以汽车“三化”关键技术为引领的协调创新体系。二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水平。三是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部件的基础研究,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以及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打破美国在芯片、矿产资源等方面对我们的打压和围堵。四是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引导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合作、创新发展,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基础交叉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4.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和自主品牌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大而不强,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建立自己的知名品牌。近十几年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在40%上下徘徊,更缺乏国际知名品牌。2022年有几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分界线,成为汽车产业的“历史性事件”。而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达79.9%,对国内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有较大贡献。随着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占率会发生变化,但自主品牌市占率上升的趋势还会持续。因此,我们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创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向中高端升级,向全球市场进军。
5.提升汽车行业的开放合作水平,统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经贸发展和产业合作
汽车行业是我国与国际合作最为广泛、深入和密切的重要领域,全球主要著名汽车企业大都在我国投资设厂、长期发展,我们要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落实汽车行业开放政策,继续加强与国外政府、行业组织和汽车企业的交流合作。一是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对接,发挥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作用,形成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和合作体制。二是加强产业链国际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生产、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测试评价、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三是引导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布局,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四是确保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重要资源需求。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66.1%的锂、96.8%的钴和90.8%的镍资源依赖进口,动力电池关键部件如铝塑膜、隔膜制造技术等还依赖进口,要深耕国际市场,防范美国阻滞和打压我矿产资源的国际合作,确保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重要资源需求。
(本文作者苏波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