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企业聚集度城市排行榜:深圳第一 上海紧随其后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系统级产品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因此像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对城市的贡献远远不是汽车产量那么简单。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系统级产品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因此像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对城市的贡献远远不是汽车产量那么简单。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常州、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和合肥位居前十。前50强中,有25个来自华东地区,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江苏有10个城市上榜,占据了整个榜单的五分之一,前五名有两座城市来自江苏,分别是苏州和常州。
该榜单依据对各城市的新能源优质企业集聚度、新能源中小企业集聚度、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度三个维度进行信息采集和评分,最终进行综合汇总并排名。
其中,新能源优质企业最集聚的5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天津、苏州;新能源中小企业最集聚的5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东莞、北京、广州;新能源投资热度最集聚的5个城市分别是常州、武汉、鄂尔多斯、广州、重庆。
深圳、上海领跑,常州投资热度蝉联第一
在中国,新能源车始终是热门话题,并且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6万辆和6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7%和93%,居于全球第一。国务院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目标是20%,但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5%。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对城市而言,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能够抓住新能源产业机遇的城市,未来将在中国财富地图上占据更好的位置。
在上榜的城市中,深圳和上海的优势明显。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总部所在地,这里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集聚,而上海是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汽车制造工厂所在地,占特斯拉2022年全球交付量的一半以上。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系统级产品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因此像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对城市的贡献远远不是汽车产量那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连续两年位列榜首。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在占据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将新能源产业作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培育,加快打造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地。
当下,深圳针对新能源产业“动作频频”,正加速抢抓产业发展先机。
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深圳市龙岗区开工建设。6月16日,A股万亿市值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新能源车换电、电动船舶、新型储能、绿色园区、金融服务和贸易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6月16日,2023中国新能源光明峰会在光明科学城举办,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热点。此外,南山、坪山、宝安、龙岗等区均在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
截至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新车电动化的渗透率超过了60%,居全国首位。2022年深圳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5.1%,增加值同比增长104.5%。
上海也在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它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基础,推动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型转型,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特色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招引造车新势力在上海设立总部和新能源车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完整产业生态。
在今年的榜单中,常州尤其值得关注。“常州位居第四,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依旧是唯一入围前十的二线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常州在投资热度集聚度这个维度中蝉联全国第一,反映出这座城市在新能源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胡润认为。
常州不仅拥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这些总部型链主企业,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贝特瑞、星源材质等国内超70%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均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比如宁德时代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设在常州、理想汽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也设在常州。目前,常州已形成了‘发储送用研’的产业生态闭环,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都占到整个江苏省的一半。
在常州举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博览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今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6500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有望突破70万辆。而在2022年,对应的数字分别是5100亿元、34万辆。
上榜城市一半来自华东地区,江苏省集聚度最高
以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新能源产业整体优势更明显。上榜城市中有25个来自华东,占据榜单一半席位。华南其次,占比16%;华北占比14%;华中、西南的占比均为6%;西北、东北的占比均为4%。
其中,江苏依然是新能源集聚度最高的省份,共10个城市上榜,一个省就占据了整个榜单的五分之一,前五名中江苏占据2个,分别是苏州和常州。其次为广东,有7个城市;山东、浙江均有4个城市上榜。
榜单中,其他排名上升比较多的有重庆、长沙、沈阳、保定、泰州。这五个城市分别位于西南、华中、东北、华北、华东,这说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中国各地全面开花。其中重庆和沈阳进入了前20名。
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变革浪潮,广袤辽阔的中国城市版图上,多个城市表现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强烈愿望。
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有重庆、深圳、武汉、合肥、西安、常州、广州、襄阳等城市向“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发起冲击。
例如,早在2009年,武汉率先喊出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合肥2020年提出,要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并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合肥造、合肥产、合肥用;西安提出,到2025年,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对记者表示:“从一线城市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广州都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圳优势较为明显,其优势体现在与时俱进的产业政策支持,尤其是拥有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深圳在其带动下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中心。”
“新能源产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三电’,而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深厚基础,等同于将电子信息产业换了一个终端呈现出来。”韦福雷进一步分析。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