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企业

安全、驾控、整车刚度全面提升 比亚迪CTB将电池与车身合二为一

2023-07-04 11:15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张海天

摘要:在吸能区,CTB架构通过车身门槛与刀片电池包体集成,让碰撞力更加均匀分散以提高吸能量;CTB技术是比亚迪集成创新的最新实践,跳脱出传统的电动车架构设计思路框架,把车身设计、电池设计与动力系统的设计结合起来,实现了电动汽车整车架构设计的全面创新,将电动车的性能优势带到全新的高度。

在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车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步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更迫切。从国家政策到产业转型,再到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多种客观因素不断叠加,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机会施展拳脚。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新能源汽车绿色革命浪潮中,自主品牌正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向上突破,承袭百余年来人们对汽车的美好向往,肩负起“接力、蓄力、发力”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汽车由大到强,加速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美好出行蓝图。

当下,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通过电动汽车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体验——高安全、长续驶、大空间、操控性、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们的共同期待。与此同时,全球汽车安全法规不断升级,中国安全法规C-NCAP及中保研等标准更已趋于全球最严,不仅为整车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预示着整车安全性能的优劣,将愈发成为整车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但不同于历经了百年“打磨”、已具备成熟架构的燃油车,电动汽车的整车集成理念以电池为中心,整车架构研发需应对多重开发难点与设计矛盾:电池安全、车身安全与长续驶需求的矛盾、舒适驾乘与灵活操控能力的矛盾、低风阻造型与内部乘坐空间的矛盾。

所以,电动汽车想要在市场中走得更远,下沉更深,势必要铲平摆在电动汽车整车架构设计面前的三大矛盾,实现整车性能的全面兼顾。比亚迪基于刀片电池自主研发的CTB技术在此契机下应运而生,它在安全、操控、空间三个不同维度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CTB技术:汽车架构的创新变革

目前,国内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模组(Cell-Module-Pack,即电芯到模组再到整包)技术和CTP(Cell to Pack,即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省去中间的模组环节)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是基于燃油车安全架构的优化,电池布置空间有限。为了保护电池安全,整车的重量、成本都会上升,自身能耗更大,操控性能反而下降了。

比亚迪的CTB(Cell to Body)技术实现了电池整车深度融合,其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从原有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三明治”结构。之所以能够打造出如此独特的整车架构,得益于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

三年前,比亚迪发布了全球首创的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体系的刀片电池从电芯本征安全上解决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同时,超大长宽比的刀片电池具备更好的结构刚性。传统电动汽车设计思路仍有燃油车的影子,往往依赖于在电池系统和车身上增加各种横梁、纵梁、加强件。这让电动车车身重量加重,进而影响续驶里程,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安全设计要求。

比亚迪研发的CTB技术充分利用刀片电池结构刚性优势,长条形的刀片电池与托盘和上盖直接粘连。电池分布其中组成类蜂窝高刚性体结构,让电池不再是电动车整车架构中需“悉心保护”的对象,而是可以参与到各个碰撞工况的传力中,成为整车安全结构的一部分。

刀片电池在CTB架构中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电池身兼储能和传力两职,与车身完美融合。刀片电池的先手优势和比亚迪常年积累的垂直整合研发实力,让CTB技术只能率先在比亚迪得以实现。

CTB技术:化解电动汽车三大矛盾

电动汽车性能指标往往相互耦合制约,类似“跷跷板”关系的性能指标考验的是车企平衡的艺术。面对电动汽车性能矛盾的“A与B”,比亚迪跳出传统电动汽车架构设计框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电池在整车架构中的作用,创新性开创了能够让各个性能指标最大化的答案“C”。

CTB技术在提升电池与整车结构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拥有高续驶性能,提升了纯电动汽车的整体操控表现,也兼顾了美学与空间的平衡。CTB技术架构中,电池系统通过参与整车碰撞工况的传力,来强化整车结构安全。在碰撞后果较为严重的侧柱碰撞工况中,传统车型门槛吸能不足、座椅横梁失稳都会加剧车身侵入和乘员伤害。侧柱结构设计中,可以将横向空间分为吸能区和抵抗区。在吸能区,CTB架构通过车身门槛与刀片电池包体集成,让碰撞力更加均匀分散以提高吸能量;在抵抗区,车身改用闭口座椅横梁提高抗弯弯矩,同时横梁结构与电池集成连接,显著提高碰撞过程中座椅横梁稳定性。这种设计让整车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有效降低侵入量和人员伤害。

CTB技术在确保电池与车身结构安全的同时,实现了长续驶里程。搭载CTB技术的海豹车型最大可容纳82.5kWh的电池组,可实现700km的超长续驶里程。高刚性的刀片电池与车身更为紧密的结合助力了整车扭转刚度提升。扭转刚度越高,代表着车身稳定性越强。海豹车型整车扭转刚度超过了40000+N·m/°,可媲美百万元级高端汽车。

高扭转刚度抑制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身变形,能够提升车辆的操控性。比亚迪海豹麋鹿测试通过车速达到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为1.05g,达到了跑车级水平。海豹虽然是一辆售价仅20多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其操控性却足以媲美百万元级的性能车。

此外,CTB技术最直观的优势在于汽车垂向空间的扩展。车身地板与电池上盖的巧妙集成,释放了原来多层结构占用的空间,让乘员坐姿更加舒展,提升乘员舒适性,同时对美学造型需求提供了空间。CTB技术是比亚迪集成创新的最新实践,跳脱出传统的电动车架构设计思路框架,把车身设计、电池设计与动力系统的设计结合起来,实现了电动汽车整车架构设计的全面创新,将电动车的性能优势带到全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