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激活人才“引擎”持续为汽车产业赋能
摘要:市委、市政府将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养更多汽车产业技能人才,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树立新形象、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弘扬工匠精神,技能大比武。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汽车产业是十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尤其是汽车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坚持技能强市战略,大力加强汽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再创“仙山碧水汽车城”战略优势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汽车产业强市 人才聚集高地
7月2日,位于十堰东风大道的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生产线上一派忙碌的景象。在这里,每3分钟就有一辆商用车下线。
三四月份连续两个月销量过万;5月份本部燃气车市场份额达到18.4%,处于行业领跑地位……今年以来,东风商用车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湖北省乃至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之一,今年以来,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保持产销两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销售新能源汽车50549台,同比增长超30%。同时,出口量也是连年增长。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公司的“延安”。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是十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十堰被誉为“中国商用车之都”,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链条最完整、集群优势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在十堰,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达到2000余家,规上企业441家。拥有整车资质企业12家,其中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8家,专用车资质企业48家,具备拥有千亿级的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1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市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造就了庞大的汽车产业工人,聚集了一大批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是汽车人才聚集高地。据市人社局统计,全市高技能人才13.3万人,而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达到4.37万人,占比32.85%。
43岁的张龙是亨运集团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湖北工匠。在我市,像张龙这样的“全国技术能手”共有6位,其中,年龄最小的吴杰27岁。2017年,吴杰代表中国参加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成为我国参加该项目的第一人,并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
据统计,十堰有6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得“省政府专项津贴”,1人获“湖北工匠”称号,3人获“湖北省技能大师”称号,29人获得“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50人获得“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出自汽车产业。
厚植成长土壤 蓄好人才活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首席技能师王建清,围绕让更多产业工人有更好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重点提出了“关于加速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议”。
在王建清看来,一线技能工人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坚强基石,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激励措施,让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培育汽车高技能人才,是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作为央企,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各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高质量人才队伍,促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东风公司发布了《东方风起“156”人才行动计划》,到2025年,公司科技人才占比提升到1/5左右;“五化”研发人才占比提升到1/3左右;硕、博人才占比提升到8%左右;科技领域涌现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公司级人才库的总体规模达到1800余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人才培育。坚持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不断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更多汽车技能人才。
积极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我市相继制定出台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积极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先后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个,市级特色产业实训基地19个。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连续开展五届“车城状元”技能大赛,结合产业发展,涵盖了焊工、钳工、车身修理、重型车辆技术等职业(工种),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奖,推动更多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加快营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
同时,积极搭建人才交流互动平台,激活人才活水。市经信局、市人社局等部门组织开展新型电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沙龙活动,来自全市40余家重点产业企业技术专家参加,促进人才技术交流。
汇聚人才之力 助推产业发展
人才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技能人才是开拓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汇聚更多人才之力?全市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好产学研合作载体及成果转化平台,借势借力做好“专场引才”“项目引才”“以才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张湾区为例,近年来,该区强化北京与十堰对口协作机遇,依托辖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建设产业研究院,聚集高端创新要素,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柔性引进高端智力。同时,搭建政企校产业人才联盟,进一步壮大汽车产业人才队伍。
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推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获工信部批准立项,助力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人才培育,服务大学生留(回)堰。
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高起点谋篇布局,作出“10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等战略部署。从城镇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金融支持,到人才津贴、购房首付补贴券、人才公寓入驻、高层次子女入学等,举全市之力招徕人才,始终坚持用最优的政策引人才,以最优的服务留人才,把最美的风景给人才。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市征集大学生岗位4.22万个,完成大学生留(回)堰14195人,已完成年度计划的47.32%,总体上超时序进度推进。驻市4所高校2023年应届毕业生17827人,同比增长7.70%,已签订留堰就业协议1933人,留堰率10.84%。
推动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代表的驻堰高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突出“五个协同”,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引导人才与汽车产业相整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以产聚才,以才促产,实现技能人才与汽车产业“双向赋能”。当前,十堰汽车产业已迈入乘商并举、油电并重、整专协同、整零一体的发展格局,正着力构建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的“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而源源不断的产业人才活水,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十堰持续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拓展,已形成以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小康、易捷特、三环汽车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整车研发生产格局,同时,昊朔新能源、远景动力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地建成投产,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完成布局。
人才决定未来,人才就是未来。市委、市政府将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养更多汽车产业技能人才,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树立新形象、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