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访谈

王青:汽车行业合资品牌不可能消失

2023-07-08 00:44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赵建国

摘要:王青认为,现阶段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既有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加速的原因,也有国内市场消费发生变化的因素。对于中国车企“走出去”,王青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来,随着汽车行业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进程,以及少数合资品牌收缩市场规模现象的出现,“合资品牌是否会消失”成为关注的热点。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有的合资品牌车企可能会有战略收缩,这是汽车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合资品牌、外商独资品牌消失,也没有这种可能。”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了客观分析。

市场始终是关键因素

王青在对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一系列现象进行分析时指出,从现实看,汽车市场内卷既是竞争更趋激烈的结果,也有不同技术路线、不同车型之间“互卷”的因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近30%,其与传统燃油车之间也出现了“互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汽车消费进入了从增量驱动到存量结构调整的阶段,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已超过220辆,这一阶段的特征之一是汽车年销量增速处于回落区间,但汽车产量和产能又相对过剩,特别是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消费大盘回落,汽车消费不振,所以从汽车市场到车企产能利用率均出现下滑。同时,在市场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影响下,车市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明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在车企总体数量未减少的情况下,对被替代后剩余市场“蛋糕”瓜分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是近两年汽车市场不断“卷”起来的主要因素。

因此,王青认为,现阶段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既有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加速的原因,也有国内市场消费发生变化的因素。因为进入后疫情时代,整个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恢复乏力,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也是居民消费的晴雨表之一。所以从市场层面看,汽车作为大宗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面对现状,王青谈到,在汽车市场“卷”的环境下,尽管局部会出现有的合资品牌车企战略收缩,但整体上不可能消失。因为汽车产业的特征是高度全球化,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在国内汽车市场只有本土品牌。同时,在全球化过程中,消费者的偏好也在不断变化,汽车市场上的每个成功的产品或品牌都会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失去全球化、包容性的汽车市场,也会失去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动力。

企业难以置身事外

对于车企能否对市场竞争之“卷”置身事外,在王青看来:车企要跳出“卷”的环境基本不可能,因为这已成为一种市场环境。只能是有的企业凭借实力更领先,因此第一位的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的偏好变化较快,而且细分市场也给车企提供了发现和占领的机会,就看企业能不能抓住机会。例如,女性汽车市场、家庭第二辆车市场、多孩家庭市场、中老年市场等,以及商务、休闲、越野等不同场景的细分市场都有卖点。同时,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协同创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能做大做强。此外,在融合与协同的不同发展模式下,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商业模式都需要创新,如果企业能找到既满足市场需要、又能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的方式,就很容易成为难以替代的角色,也就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王青讲到,正常情况下,一家新公司去与有经验的公司竞争,成本必然很高。因此,企业尽快占领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同时把自己的产品服务、网络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形成良好互动,达成更加融洽的关系,也是成功的要素。因为后来者要打破这种关系是很难的。即使企业跳出了所在细分市场的“卷”,但还有更大的、整个汽车市场之“卷”存在,因为还有更多的市场竞争对手。车企只有不断创新,比别人跑得快,才能保持领先。

需要更加包容开放

燃油车将面临更为明显的产能收缩和品牌整合,因此其产能调整和区域布局的步伐将会加速,因为燃油车整体市场在收缩,只有具备更强品牌服务和产品竞争力的厂商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与发展。而新能源汽车则会形成若干细分市场,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品牌数量要比燃油车相对多一些,但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多。在汽车产业不断整合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车企数量由多到少,并最终形成合理的品牌数量。未来可能会出现燃油车企业只有5-8家,新能源汽车企业20余家的局面。

王青指出,新能源车企之所以多于燃油车企,是因为其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不仅有产品和市场定位的不同,还有技术及细分市场的个性化特征,像未来的市场上,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分化、车型的差异化个性化等趋势会更加明显。

对于中国车企“走出去”,王青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如果车企在中国都“卷”不出圈,到国外去“卷”出彩的可能性不大。与国内相比,国内车企到海外汽车市场去“卷”,将会付出更高的综合成本。因此,不主张条件不具备的车企现在就“出海”,如果低水平到海外内讧式相互拆台式的“卷”,再加上对海外的关税、碳足迹等高标准要求无法适应,这样的“出海”对国内汽车产业、汽车市场、中国品牌毫无益处。所以,既需要国内车企在“出海”战略布局上稳扎稳打,也需要国内汽车市场更加包容开放。

王青表示,国内车企“出海”需要有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如销售体系、维修体系、品牌体系建设如何与汽车产品出口、海外布局保持协同,也包括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这涉及到产业链、供应链及整个生态“走出去”的规划。如果能协同整个生态“出海”,就不是“卷”,而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外布局。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