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V新闻

大众电动车中德差价2.5倍,让德国网友坐不住了?

2023-07-24 11:17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赵建国

摘要:另一方面,在持续开放的中国市场,不仅有本土供应商,几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都已经扎根中国或在中国有研发基地、生产企业,其结合本地化需求进行研发,以低成本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样可以做到在中国市场以较低成本为ID.3这样的车型供货,这些因素的存在,从而使得ID.

近日,围绕大众电动汽车在中德两国销售差价问题,德国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由此引发关注与热议。

其实,这件事并不复杂。这段时间,由上汽大众ID.3在中国市场宣布限时降价促销引发,中德价格的差异带来了一些不同的认识。总体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要客观看待两国差价。此次,上汽大众ID.3在中国市场限时优惠3.7万元,起售价为12.59万元,限量7000辆。在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之时,没想到德国网友却“破防”了,因为大众ID.3在德国的售价约合人民币32.22万元,是中国目前起售价的2.5倍。这意味着,在德国买一辆大众ID.3,可以在中国买两辆还有富余。因此,有德国网友认为,在德国需要花4万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8元)购买ID.3,中国市场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这是不是在拿德国消费者买车的钱来补贴中国消费者呢?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这样说是因为缺乏对两国汽车产业的了解。对此,大众汽车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指出,之所以价格不同,是因为两国的综合成本有较大差异。中国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能源成本也较低,且该车型所有供应商均来自中国,采购、运输及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大众ID.3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更低。这一明确而客观的解释,将事实表达的十分清楚,相信也会让两国的消费者都能明白其中并不复杂的道理。

其次,其中反映出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变化。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多年来一直坚持深耕中国市场。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后,大众安徽也成为大众汽车布局中国市场的又一重点。仅从中国汽车市场角度看,以往若干年合资品牌主导市场价格、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在同车型定价上有些甚至高于国外的现象基本已经不存在了。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市场,如今在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中,自主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一些合资品牌电动汽车在华售价低于国外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包括特斯拉福特等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售价低于美国本土市场售价。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欧洲每辆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4.9万欧元上涨至5.6万欧元,美国的平均价格从5.3万欧元上涨至6.4万欧元,而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6.7万欧元下降至3.2万欧元。

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车企应对市场的反映。由此可见,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开放,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曾经的主导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其更注重去适应中国市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开始主动迎合本土消费者,这在以往几乎是没有的。这样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市场意识的体现,也必然会更容易赢得消费者。

第三,这表明国内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正在趋于完善。其实,大众汽车发言人所言,表达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供应链及生产、运输等成本都大幅低于欧洲,这的确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前行,中国本土供应商也迅速崛起,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除了个别高端芯片之外,几乎所有零部件都能在本土找到供应商,且大多有质优价廉的特点,从此次大众汽车发言人透露的信息中可以证实,起码上汽大众在ID.3的供应链上已经基本实现了性价比更优的本土化采购、稳定供货,再加上上汽大众在中国的生产线有着更多的成本优势,从而充分发挥了综合成本优势,即使ID.3价格降至12.59万元也没有喊出“赔本”,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在持续开放的中国市场,不仅有本土供应商,几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都已经扎根中国或在中国有研发基地、生产企业,其结合本地化需求进行研发,以低成本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样可以做到在中国市场以较低成本为ID.3这样的车型供货,这些因素的存在,从而使得ID.3在中国比德国的零部件供应、生产等成本有了优势,在市场售价上有所体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综上,无论是从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完善、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汽车市场竞争不断迈上新台阶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市场所焕发出的巨大活力、魅力、吸引力,使得跨国公司有信心深耕中国市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因此,即使出现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雨,跨国车企立足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都不会轻易改变,这些年来的众多事实均已证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