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年检新政实施,检测场陷入内卷漩涡的困境!
摘要:去年10月1日起,《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地实施,在优化车主体验的同时,也给机动车检测市场带来全新的竞争格局。
编前: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节节攀升,年检制度及相关服务与广大车主生命财产安全和用车体验息息相关。为提升车检服务水平,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新车6年内免检、跨省异地检验、货车“三检合一”等多轮车检制度改革。去年10月1日起,《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地实施,在优化车主体验的同时,也给机动车检测市场带来全新的竞争格局。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也在倒逼机动车年检制度的再升级。近期,本报策划了“机动车年检新政调查”,力求展现当前年检行业现状,深度挖掘市场需求和问题,为年检制度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在大多数人看来,验车既要花钱,又要花时间,是不折不扣的“痛苦消费”,再加上之前部分检测场工作人员“暴力检测”和黄牛收费过检等负面新闻屡被曝光,更让车主对机动车年检心生反感。
一方面,考虑到我国汽车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推进简政放权,近年来车检服务水平得以持续优化和提升。但由于机动车检测场数量的增加和年检制度的调整,机动车检测市场因供大于求催生了市场乱象。近日,记者就此事调查发现,部分检测场为抢夺客源,依靠低价揽客,或违规收取通过费,导致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检测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检测场低价揽客盛行
“现在不少检测场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卖检测优惠券,原本三四百元的检测费压低至200多元,根本覆盖不了成本。有些消费者贪图便宜选择这类机构,不仅给车辆留下隐患,还要等上三四个小时,服务体验很差。”一家北京检测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在北京的检测场,检测一辆车的费用并不统一,通常在400元左右,但高的能到490元,低的只需350元,如果是通过代办公司,费用会比直接去检测场高。但最近在一些视频平台上,有主播销售车辆年检优惠券,算下来年检费用远低于市场价。在他看来,这种明显不够覆盖成本的价格,属于恶意低价竞争,扰乱了市场。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在名为“北京车检团购”的直播间内,原价380元的年检费用通过团购优惠到了310元。在北京顺义一家检测场发布的视频中,原价350元的普通客车年检服务价格已经降到248元。直播间里有同行对如此低的价格提出了质疑,但主播则归咎于行业太过内卷。
记者看到,在这家车检团购视频的评论区,评价呈现两个极端。部分车主给出“时间短、环境好”的评价,但另一部分车主则表示,排队时间长,检测人员态度差。
记者了解到,在2019年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检测服务是由各地政府设立相关收费标准并进行价格指导的。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中提到,严格按照“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原则,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气象服务类、地震安全评价类等收费项目,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此后,各地机动车检测价格由市场调节。
北京一家车检代办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同行反映,当前的低价竞争给整个机动车检测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网上做团购的有些是检测场员工,有些则是团购平台,他们与检测场签订了协议,通过销售团购券给检测场引流,从中收取费用,但并不提供其他服务。
场站平均业务量下降
“僧多粥少”可能是近期检测场大打低价牌的直接原因。有统计显示,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上列出了37家机动车检验检测场。在2019年实施市场价调节后,北京车检费用普遍提高了,价格在350~380元区间。之所以涨价,既有增加了尾气OBD检测项目,也有市场需求较大而供给相对不足的原因。2020年7月7日,北京市每家检测场每天检测机动车少则100余辆,多则600余辆。37家检测场当天共检测车辆13156辆,平均每家检测356辆。
如今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上,纳入统计的机动车检测场数量已达65家,根据今年7月7日的统计,当天检测机动车最多的检测场接待车辆224辆,最少的为0辆。65家检测场当天共检测车辆7350辆,平均每家检测113辆。显然,相比3年前,单日机动车检测数量大幅下降。
2014年,公安部、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政府部门不准经办检验机构等企业。政府取消按照汽车保有量和检验机构分布状况来核算新增检验机构数量和布局的做法,转由投资主体按照市场需求自行确定,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一律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工作进度。禁止政府部门开办安检机构。推动车辆检测产业链的利益脱钩,主动去除部门利益,保障依法履责、促进公平执法。
另外,《意见》还发布了试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免检的制度。同时进一步扩大新车免检范围、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预约检验、简化检验工作流程和创新检验工作便利措施。
《意见》的发布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验车排队耗时过长、巧立名目乱收费、只收费不验车、检验流于形式等问题,受到社会好评。
验车价格先涨后落
新政的落地降低了机动车检测频次,社会检测场数量的增长给车主验车提供了更多便利,不过这一升一降的变化,也给机动车检测市场带来了新的问题。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吴东风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机动车检测价格经历了由涨到跌的过程。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7年基本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2018年,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陕西、山东、青海等省市的车辆检测收费,陆续由政府定价调整为由市场调节价格,各地普遍出现涨价潮,小型汽车单车检测收费涨幅在150元左右。
以吉林省为例,刚刚开放验车价格为90元/辆,后来尾气排放检测也允许收费了,价格调整为150元/辆,而价格管制放开后行业自行调整为280元/辆,涨幅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
2017年前后,恰恰也是我国新车销量仍在快速上行的阶段,大量民间资本盯上了现金流好、利润相对丰厚的机动车检测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场数量暴增,供需平衡被打破,原本供给短缺的机动车检测市场很快就变为供给过剩。
加之随后经历了几轮年检制度调整,机动车检测周期进一步拉长,市场需求明显萎缩,检测行业呈现出“买方市场”趋势,验车排队现象不复存在,检测价格也开始回归,从高毛利率瞬间变成供给过剩的微利行业。根据测算,2022年全国平均每家机动车检测场年度上线检测的车辆资源仅有5000辆左右,为维持生存争抢有限检测车源的内卷在所难免,否则年度营收远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难以支撑其正常运转。
吴东风分析道,由于每个月在某一个辖区必须上线检测的车辆资源是基本固定的,加上检测车源又为不可再生资源,也不可能做到按户平均分配,消耗一辆少一辆,薄利多销便成了市场竞争的“撒手锏”,业内的低价内卷开始蔓延,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违法、违规操作司空见惯
“机动车检测市场价格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监管不利,市场宏观调控失效,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吴东风直言,“几十元就验车,已经严重突破检测成本,应当被认定为恶意低价竞争。低价还会诱发在检测过程中偷工减料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检测机构很可能不顾质量运行体系的健康,用尽手段争夺有限的车源。”
正如吴东风所说,除了以低价争取客源,检测场还采取了其他“非常规”操作。对于车主而言,最终目的是年检时能够顺利获得检测合格证明,因此容易通过的检测机构,自然而然会获得更多青睐,为让车主满意进而形成好口碑,于是一些检测场在检测过程中选择弄虚作假。
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机动车检测维修专委会主任渠桦透露,因为市场供大于求,车主也会“货比三家”,哪家价格低、检测松就去哪家。如果是一家刚建成的检测场,无法吸引客源就只能关门,前期的投资就都打了水漂,所以更要千方百计吸引待检车源。
渠桦表示,根据去年18个省市统计数据,有超过47万辆机动车在第一次检测中不合格。依照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初检不合格的机动车必须到修理厂进行维修,拿到复检单才能复检,而且必须去进行初检的检测场复检。但数据显示,47万余辆不合格机动车中只有9万辆进行了维修和复检。也就是说,其他30多万辆车没有经过维修,而是通过换检测线、线上加装作假设备等方式通过了检测。这种以造假通过检测的做法泛滥,导致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几近失效。
吴东风表示,检测价格低于检测机构运行成本,势必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一是裁员,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使得检测站不能维持正常完成机动车检验检测所需最低人员数量要求;二是辞去高成本人力资源,使用不具备其岗位要求的检验人员;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靠潜规则提高合格率来吸引车源。如此操作,严重违反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违反相关检验检测技术标准要求。
车检改革还需持续深化
机动车检验检测改革推进了检验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简程序、降成本、提服务,减少验车排队等候时间,优化了群众办事体验,每年可为群众减免检测费用200多亿元。但是如果不改变目前国内的机动车检测市场运行机制,供求比例可能长期失衡,市场将坠入严重的内卷漩涡。
吴东风建议,相关部门和投资者务必要实事求是,结合市场实际,客观理智分析现状,勇于面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好经济规律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代办”即俗称的“黄牛”,绝大多数属于无牌无证的非法中介,居间盘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这其中还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监管部门对非法中介应该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对合法中介应加强引导和督促检查,规范其经营行为。
一般来说,代办人员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与车辆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所谓“有关系”、“有能量”,通过内外勾结提高车辆检测通过率,靠检测“放水”吸引车主。因此,监管部门要坚决查处检验机构与非法中介人员内外勾结招揽客源、违规检验的行为,对检验机构人员与非法中介内外勾结违规检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引导,准确解读改革措施,定期公开市场供求信息,充分发挥市场调解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另外,主管部门应促进车检需求与供给总量的相对平衡,坚持规范检验与便民服务相结合,既要为车检改革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又要紧密立足实际、稳步实施,加强跟踪评估和督查指导,严厉查处以改革名义恶意哄抬价格、降低车检服务质量、绑定其他消费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渠桦也表示,目前一些检测场与“黄牛”相互依存,已形成牢固的利益链,甚至有“黄牛”就是场内人员的亲朋好友。虚假检测造成携带安全隐患和排放超标的机动车带“病”工作,不仅威胁着驾驶人和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也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环保、市场监督管理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杜绝在检测线上加装作假装置的做法,可以考虑在检测场内安装监控,监督相关人员规范操作。
责任编辑:苏城
-
湖州打造零部件集群,加速电池产业链的聚合,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
-
优化限购政策:为了实现“雷声和雨点”的双重效果!
-
亿咖通借助SA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更灵活、高效和安全的运营模式!
-
东风柳汽七十二变:赋能智慧物流,打造全周期“管家式”服务!
-
2023年7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揭示行业现状!
-
东风科技成功发行配股,募资12.57亿元助力未来发展!
-
解放动力燃气机全面领跑市场:用户与市场一致认可其实力
-
智利驻华大使毛里西奥·乌尔塔多访问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加强合作,探索新机遇
-
汽车人积极参与灾害抢险救援,专家提醒购买二手车需仔细检查车况!
-
罗兰贝格时帅:主机厂焦虑的核心问题仍是“灵魂”的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