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汽车盲区并确保安全驾驶
摘要: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在明确的6方面促消费举措中,“稳定大宗消费”居于首位,特别提出要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畅通二手车市场流通和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等。
编前:为进一步做好促进消费工作,增强活力动力,激发市场潜力,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近一个月来国家出台了多个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7月2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若干措施》;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在明确的6方面促消费举措中,“稳定大宗消费”居于首位,特别提出要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畅通二手车市场流通和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等。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汽车市场作为稳定经济大盘的“领头羊”,该打通哪些消费堵点,还有哪些市场潜力待挖掘,如今发布的一列政策又将从哪些方面为提振消费保驾护航?本报“快!行动起来——国办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政策发布之后”专栏围绕这些问题,从政策、企业、消费者多个维度展开采访、探讨与研究。
为了更充分发挥汽车消费对稳定我国消费大盘、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今年下半年刚开始,汽车行业就成为了各部门促进消费政策的重点,从7月初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到后来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再到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以及交通运输部等分别承诺,将从各自主管的领域落实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汽车消费政策的“组合拳”亟待发力。
“可以说,这一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力度,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少的,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汽车行业的重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之前的促消费政策相比,这一次不仅涵盖的范围非常全面,充分考虑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而且方向非常明确,相信这一系列政策落实后,无论是对于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还是推动汽车消费来说,都能发挥出较好的促进作用。
补贴落实不到位
“车都开了万八公里,一个子儿都没见到”
“落到实处”可以说是这一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最大的特点,与此前所不同的是,《措施》发布之后,就有4个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管理部门明确表示支持,并提出了具体举措。7月31日,国家发改委表态,下半年将出台实施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通过大力推动就业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充电和停车设施建设,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管理政策。
中央真抓实干的同时,地方也掏出了“真金白银”予以支持。7月28日,海口市商务局发布《2023年海口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发放细则》,将发放5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券,每辆车最高可申领6000元;8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持续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河南省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底;8月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于9月集中组织汽车经销商主动提供服务,以更大力度为受损车主提供购车优惠,向受损车主发放汽车特别消费券,满足民众不出区选车购车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促进汽车消费的重点应当是市场存量的结构调整。一些有增购和换购汽车需求的消费者,往往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也较为稳定,提振这一部分人群的汽车消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力,关键还是要执行及时并且到位。一些财政吃紧的地区,虽然积极响应中央促消费政策,发布了一系列购车支持政策,但有消费者反映落实不到位:“农历新年过后,官媒就发布了消息,购车补贴5%(按车价),现在我车都开了万八公里,一个子儿都没见到。”还有一位车主也深有同感:“4月买的,还没看到补贴的影子呢,问就说财政困难。”
完善使用环境
加大充电桩布局 金融支持不能掉链子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看来,这一次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大挑战,分别是产品品质、服务以及使用的便利性。”王都告诉记者,尤其是在需要开拓的广大农村地区,充电桩布局不完善,会影响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正是《措施》中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措施》强调,要加快乡县、高速公路和居住区等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增强兼容性、通用性,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
除上文提及的交通运输部明确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外,地方政府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河南宣布对公用充电设施给予30%~40%的省级财政补贴;浙江省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贵州省在发布的《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提高到3.5千瓦/辆”的目标。
此外,王青表示,完善基础设施中有一个关键工作是落实充电桩的负责机构。事实上,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还在因为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而困扰,从而也导致了公共充电桩的不足备受诟病。谁来负责与物业和电力部门沟通这个问题亟需解决。假设责任主体设定为街道办,那么车主就只需要向街道办提出申请,获批后物业无权阻止只能配合,电力和土地的相关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那么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就会变得更加顺利,从而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稳健发展。
使用环境优化的同时,汽车消费的配套体系也在持续完善中。“作为汽车消费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高兴地看到了相关政策对汽车金融也提出了完善举措。”王青表示,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买可不买以及可换可不换的潜在汽车消费群体,金融政策将成为重点发挥政策效应的领域。
放宽限购
调整优化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汽车行业都在积极呼吁放宽限购,这一点在《措施》中也被强调,比之前仅在口头呼吁进步的是,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7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限购地区,结合实际,鼓励因地制宜增加年度的购车指标投放,实施城区、郊区指标的差异化政策,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加快投放的进度,更好满足居民的汽车购买出行需求。”
令人欣喜的是,8月1日媒体报道称,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东正推动放宽广州、深圳“限牌”,支持广州、深圳等汽车大市实施购车补贴、以旧换新,扩大新能源车销量。事实上,今年4月,深圳就发布了绿牌指标个人申请条件调整的公告,非深户可持居住证直接申请绿牌,对社保不做要求,可以说是放宽了对汽车牌照申请的要求。
此外,据赛迪研究院统计,一季度,广州、天津、杭州等市纷纷降低购车门槛。其中,广州在2023年上半年额外增加了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新能源车指标未纳入增量指标管理,可免摇号、免竞价直接配置;天津个人普通车摇号将在原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基础上增投3.5万个增量指标;杭州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久摇不中者、人才、多孩家庭等个人以及重点企业”,可直接申领小客车指标。
不过,在王都看来,想要更大程度上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增长,放开限购是最直接和简单的办法。根据测算,放开各城市的汽车限购后,国内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实现5个百分点的上涨,GDP则能增加0.3~0.4个百分点。“汽车限购,是在汽车消费快速增长、超越城市承载力的背景下实施的临时性行政措施,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然而从结果来看,收效不大。”王都认为,当前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产能释放过度与需求相对不足,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限购城市恰恰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点地区,调整汽车限购政策已势在必行。
对于一些实在有难处的城市,王青建议,可以将后几年的牌照指标发放数量挪到这两年,这样就能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短期内稳定消费信心。与此同时,可以采取允许将家庭里多余的油车牌照转换为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方式,来达到推动消费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目的。
下一个山头
在个税抵扣上“做文章”
受工信部、商务部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启动的“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以及各地举办车展及发放消费券等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拉动,今年7月乘用车市场表现良好。据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129.9万辆,同比增长1.9%,值得注意的是,7月零售是历史次新高,走势极强。
尽管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当前国内消费略显疲软,但其实想要买车的话,很多人还是有消费能力的。那怎么鼓励这部分人群掏钱购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建议出台购车抵扣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买车;同时,降低汽车消费的门槛,汽车金融的相关支持手段可以更丰富一些,例如国外普遍采用的融资租赁等方式。
正如许海东所言,此次发布的一揽子促消费政策还就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和鼓励汽车企业开发经济实用车型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可以说政策已经涉及到了过去多年来汽车行业方方面面的痛点和难点,方向清晰明确,举措务实管用,兼顾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的变化与趋势。”许海东表示,“预计伴随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有理由相信,随着地方有关部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将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在汽车消费的拉动之下,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将有望实现。
责任编辑:苏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