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V新闻

《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发布:智能底盘时代的开启与未来展望!

2023-09-11 23:31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武新苗

摘要:在日前举办的2023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主任委员张俊智对《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进行了解读。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在“颠覆”传统操控模式和驾乘体验的同时,也赋予智能底盘发展机遇。在日前举办的2023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主任委员张俊智对《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进行了解读。

确立未来10年发展目标

“未来10年将是我国汽车智能底盘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指出,伴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蓬勃发展,作为决定车辆性能的基石,汽车底盘迎来技术升级、产品换代与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智能底盘行业也迈入关键的技术竞争阶段。但目前,底盘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技术壁垒。因此,突破智能底盘关键技术,提高其软硬件产品研发能力,打造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是当前我国汽车底盘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汽车底盘产业实现赶超的必由之路。

有鉴于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行业50多家单位、160余位专家,历时15个月编制了路线图。“我国汽车底盘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生产踏上了掌控能力快速提升的新征程,亟需破除长期形成的跟随惯性。为此,我们汇聚行业力量完成了路线图。它将为智能底盘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后续,我们还将持续对路线图进行跟踪、评估、修订,确保其能够持续地指导智能底盘技术发展。”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主任委员张俊智表示。

聚焦行业关键难题和未来技术需求,路线图进一步清晰定义了面向2025年的智能底盘平台,明确提出:智能底盘是为自动驾驶、座舱和动力系统提供承载平台,具备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具体实现车辆智能行驶任务的系统。路线图共包括智能底盘总体路线图、乘用车智能底盘路线图、商用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技术路线图、开发测试平台与标准规范技术路线图五个部分。

与此同时,路线图还进一步确立了智能底盘的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2030年智能底盘达到产品一流、技术引领。具体而言,到2025年,装载自主品牌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的智能底盘在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实现批量应用,智能底盘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部件的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到2030年,自主智能底盘和线控执行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初步形成品牌效应,智能底盘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底盘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路线图的发布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基础。”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认为,智电时代,补齐智能底盘这块重要“拼图”,将为汽车带来更多发展空间。未来,智能底盘将支撑汽车设计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突破,赋能更智能、更个性的座舱空间,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聚焦智能底盘变革新方向

处于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需求的交汇点,底盘的形态、功能、角色都发生着重要变化。从传统底盘到电动底盘再到智能底盘,汽车底盘正迎来崭新的变革。

廉玉波介绍称,目前,智能底盘尚处于发展起步期,新技术百花齐放,产品形态各异。基于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及产业发展趋势的特点,智能底盘需要围绕动力的电动化、部件的线控化、控制的智能化、结构的集成化四个方面进行布局。其中,为满足自动驾驶更快响应速度、更高控制精度的严格要求,智能底盘需要线控化的制动、转向和悬架等部件。因此,高可靠的线控技术是目前行业集中突破的方向,也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

厦门金龙副总经理、工程院院长苏亮表示,智能底盘的发展趋势,除了线控系统的落地之外,还要真正突破底盘的构型、冗余和主动容错等技术关卡。据悉,厦门金龙面向商用车全场景提出了线控智能底盘规划,布局了全方位冗余的线控系统、驱动模块的系统集成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整车预控架构、整车动力学的集成控制、线控各系统协调控制以及与座舱和智能驾驶的结合。

“智能底盘一定是跨域融合的创新。”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产品管理总监高有才认为,随着底盘执行器越来越智能,跨域融合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同时还需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及悬架系统等智能硬件的“加持”。此外,随着电子电气架构越来越集中化,供应商还要与车企共同研究软件的最优部署,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利氪科技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苏干厅看来,线控底盘会逐渐从分布式走向集成式,最后发展到基于云服务式的系统架构;此外,今后跨域融合底盘的概念会更加凸显;同时,线控底盘是与车联网结合起来应用的,无论功能安全还是信息安全都是底盘系统最应重视的问题。“我们相信线控底盘最终会走向具备自主调节与适应能力的‘真’智能阶段,能够根据驾驶员用车习惯进行自主优化学习。”他说道。

向突破技术壁垒“冲锋”

在智能底盘领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成为当下最具成长性的细分赛道,行业内相继涌现出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新创企业,积极参与到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中。

“线控制动和转向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刚需,是必须要突破的技术难关,也是未来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2017年以来,利用五六年的时间,我国汽车线控制动的自主研发实现了零的突破,相信今后会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未来5~10年,线控制动领域的国产化很可能达到50%,将与国外企业分庭抗礼。”同驭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舒强认为,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开发周期缩短,而这离不开高配合度、高效率的零部件厂商支持。未来,线控底盘国产化大有可为。

对于智能底盘自主产业链的发展而言,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已箭在弦上。“智能底盘有很高的功能安全等级要求,整车企业对产品的引入十分慎重。这就要求我们在产品开发设计、验证阶段要经得起客户的检验。”苏干厅表示,对于线控底盘而言,自主企业在控制层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算法十分成熟;今后,如何提高执行层面的可靠性与鲁棒性将是行业的共同追求。

从线控制动的关键技术来看,舒强表示,首先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型方案,其次要兼顾高效率和高舒适性的自动能量回收算法,同时要有高精度、快响应和高鲁棒性的液压力控算法以及车辆纵向动力学的控制算法;此外,在线控化的趋势下,还要有满足功能安全的软硬件开发技术。

展望未来,廉玉波说道:“实现相关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为我国汽车底盘行业提供了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战略机遇。立足智能底盘发展现状,我们仍需清晰地认识到,智能底盘自主研发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作为跨学科交叉、多技术交融的全新领域,智能底盘的发展需要行业、企业和用户合力编织多维度协同创新网,针对基础软件、安全设计标准、轻量化材料等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搭建横向创新平台、集中攻关。”

责任编辑:苏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