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实践企业确认申报2023金辑奖
摘要: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是全球所共同面临的重要环境议题。捷威动力基于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和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积极致力于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管制,以减缓因此造成的全球暖化,
申请方案:温室气体管理、能源管理及绿色运营
参选奖项:低碳实践企业
方案描述:
温室气体管理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是全球所共同面临的重要环境议题。捷威动力基于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和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积极致力于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管制,以减缓因此造成的全球暖化,节约能源资源,维护全球生态环境永续发展。
公司制定符合ISO14064-1要求的《温室气体盘查控制程序》,设置ISO14064体系管理代表(简称“GHG代表”),负责温室气体盘查工作,以及向总经理报告盘查以及核查结果;组建GHG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各部门职责分工;设定报告组织边界,规定每年进行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并依盘查结果制作报告书。
温室气体减量策略
通过温室气体盘查工作,企业识别出类别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是天津捷威动力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节能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推动节约能源活动,降低电力使用(如多利用变频空压机,调整生产运行模式等) ;
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减少设备不正常运行,提升设备运作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如设备定期保养,加强压缩空气漏气检查,设备按期养护和及时维修等);
3.使用节能设备,降低能源使用(如采用LED照明灯、变频设备、二级能效等级以上设备等);
4.建立设备设施节能管理制度(如长时间停线时设备设施断水断电;合理开启照明灯,采用分区控制、声光控等;春夏季节设定空调温度,夏天运行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冬天运行不高于20摄氏度等)。
能源管理及绿色运营
为对资源、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捷威动力制定《能源、资源控制程序》,为公司各部门的资源管理职责权限及能源使用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公司的能源方针是“节能降耗、贡献社会、提高工效、持续改进”,严格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要求,实现精益管理,科学用能,高效用能,保证主要耗能设备设施经济运行,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升能源管理绩效。为了加强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公司依据ISO50001:2018,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能源管理手册》。
能源管理策略
1.用电管理
公司设备部负责对用电情况进行计量与检修,对耗电情况进行分析,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生产用电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有效组织与衔接,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空转时间,节约能源。
2.燃气消耗管理
公司通过对热力设备、蒸汽管线的保温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及管线的热效率。动力车间按负荷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主机及配套水泵、冷却塔的开启台数,确保空调在最佳、最节能状态下运行。加强各部门燃气、蒸汽的使用管理,不允许私接乱拉管线。设备部对各部门使用燃气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设备资源管理
公司进行主要生产设备的大修及重大技术改造时,皆遵守节约能源、资源的原则,改造后的设备其运行能耗不高于改造前的水平,淘汰型产品不允许购进和采用。对于电子信息部件及耗材的更换,在保修期内的,联系供应商保修更换;保修期外的,坚持“修旧利废、冗余替换”的原则,严格遵守更换发放程序并做好记录。
绿色运营策略
公司从绿色办公、绿色运输、环保理念宣传等各方面执行绿色运营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普及绿色环保理念,在全公司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1.空调使用管理
对于空调使用时间和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中央空调、柜机、窗机使用单位除按生产工艺要求控制的室内温度外,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使用空调设施。办公室使用的单机空调,厂办公大楼、员工餐厅等使用的中央空调机组,在室外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时,方可开制冷、制热。
2.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机物料)消耗管理
公司在日常办公中,对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如纸张)做到计划、节约、反复利用。人力资源中心按相关标准严格审查各部门报送的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机物料等物资采购计划,采购时,在比质比价的前提下选取可重复利用的物品。
3.无纸化办公
公司倡导无纸化办公,各种审批使用OA流程,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节约办公物资损耗。
4.绿色运输
公司日常出行、运货使用新能源车辆、货物运输使用新能源车辆及电动叉车,降低运输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噪声、大气污染。
金辑奖介绍:
由盖世发起,旨在“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 并围绕着“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这个主题进行展开,表彰在新“人机时代”下,汽车产业深度变革过程中,拥有头部影响力的企业以及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具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前瞻型公司,进行优秀企业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评选,向行业内外展示这些优秀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责任编辑:苏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