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引发自我伤害?
摘要: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据了解,调查不仅限于中国车企,还包括在中国生产的西方车企。
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据了解,调查不仅限于中国车企,还包括在中国生产的西方车企。
10月6日,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沃尔特·默特尔(Walter Mertl)就透露,宝马目前正在填写欧盟的调查问卷,要求提供iX3电动汽车的相关信息。据悉,该车型主要在中国工厂生产,最后出口欧洲。同时,宝马一名发言人还补充道,他们被要求在一周内对该问卷做出回答,并且提供从中国出口的电动车产品的投资情况和生产能力等细节内容。
而这份针对来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所发起的反补贴调查,目前也遭到了中国以及德国汽车行业的强烈反对。
欧洲采取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完备的锂电材料生态与强大的装备供应链支持,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和成本方面极具优势。知名汽车技术供应商FORVIA负责人就曾表示,中国厂商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较欧洲车企低1万欧元,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将给欧洲制造商在本土市场带来压力。
“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欧盟市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允许竞争到底,欧盟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行为的侵害。
于是,9月13日,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4日,反补贴调查正式开启。
简单来说,就是在欧盟看来,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入欧盟的补贴,导致中国的汽车售价很低,已经严重冲击了欧盟各国的汽车行业。为了防止以后中国汽车在欧盟垄断市场,其决定减少补贴甚至是不给任何补贴,借此提高成本,从而让中国汽车提高售价。
中方表示强烈反对
“现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税率是10%,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税率是27.5%,较高的税率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推进速度比欧洲要慢很多。”有业内人士表示,假如反补贴调查最终获得了肯定性的结论,欧盟很可能也想把关税提高到27.5%这个数字。毕竟在实践中,欧盟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多以征税结案,且税额较高。
另外,欧盟对中国产品发起调查以后,其他国家也可能会跟进对中国产品发起类似调查。相关措施一旦落地,将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活动。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方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代表中国汽车行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此举是严重的贸易保护行为,不仅会扰乱电动汽车行业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欧洲广大消费者利益,更会影响全球绿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欧洲车企“弊大于利”
值得一提的是,“被保护”的德国车企也不支持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完备的供应链支持,已经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车企将中国作为全球电动化战略的重要生产基地与出口中心。
以宝马为例,宝马去年就从中国出口了约2万辆iX3车型,并且宝马今年刚宣布,MINI品牌两款全新电动车将在中国相继生产,并于2024年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时出口到全球市场。同时,宝马于长城合资的光束汽车将成为下一代MINI电动车的全球首产地和主要生产基地。
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和保时捷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EO)奥利弗·布卢默,认为政界在对中国贸易行为采取行动时注意分寸,主张公平竞争,但不应由此产生保护主义,因为这会导致更多的保护主义。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较强不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是因为充分市场竞争下的中国产业链竞争力强。中欧贸易合作的稳定与发展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应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进行长达13个月的深入调查,预计将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苏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