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V新闻

《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即将实施,智慧的路正在追赶聪明的车

2023-10-25 22:12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马鑫

摘要: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发布《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JTG/T 2430-2023)(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发布《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JTG/T 2430-2023)(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指南》的出台,立刻引发了交通、汽车等行业,特别是自动驾驶领域科创企业的高度关注。

车路协同难阻碍行业进步

“我国车路协同目前处于测试、试验和示范应用阶段,路端和车端的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仍在积极探讨技术路线和商业合作模式与应用价值。”主线科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那种认为国外都是在做‘单车智能’的观点是一种刻板印象。事实上,全球对于智能汽车产业前景有趋同的看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学者陈瀚(化名)告诉记者,“欧洲、美国、日本都在进行汽车网联化与智能化的协同,只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推进速度有差别。”

我国虽然率先提出“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发展”的理念,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发展理念、技术路线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通信、交通等)不同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跨界融合的特征认识不足,导致我们在系统定义、功能架构、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局限,目前的产品方案可能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是重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上直言。

“车路协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统,目标的一蹴而就并不现实。现阶段,车路协同系统投入大、运维难,商业化模式不清晰,推广有阻力,用户接受度低都是现实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动驾驶科创企业人士对记者说。

鉴于各种现实因素掣肘、用户体验感知度不佳、商业模式迟迟不能落地,车路协同虽然被认为是方向正确,却依然只能“缓步前行”,这也成为自动驾驶行业集体出现“彷徨”、“保守”情绪的原因之一。

共识的形成激发更多探索

“《指南》的发布意味着交通、通信、汽车几大传统行业之间,对于车路协同的实施达成了一种共识。”陈瀚表示,“以往,大家可能会纠结于对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技术路线的不同偏好,而《指南》就像是不同行业之间就公路建设如何支持自动驾驶形成了最大‘公约数’。这样聚焦落地的政策标准,无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通信、物流运输等行业来说都是利好。”

记者了解到,《指南》对公路工程设施中的自动驾驶云控平台、交通感知设施、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通信设施、定位设施、路侧计算设施、供配电设施和网络安全设施及其技术指标进行了统一,并提出了公路工程设施提供辅助信息的能力与范围。《指南》的特点鲜明而突出,“推动自动驾驶和智慧公路发展”、“形成适应我国管理特点的技术体系”、“统一了兼顾自动驾驶应用需求和公路工程设施建设现状的技术指标”成为三大看点。

“《指南》的发布明确了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的渐进性,即车路协同系统首先应从道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始;同时,要适当超前,通过对信息的实时和准确处理,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引导现有车路协同系统的示范应用,展示其对自动驾驶效能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公路的智慧化做了背书,将激发自动驾驶企业探索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从而提升其用户接受度。”主线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来说,《指南》提出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总体架构和主要技术指标,适用于目前自动驾驶试验公路;同时,也明确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与公路本身的智能化交通工程技术结合,加大车与路的协调融合,对未来自动驾驶和智慧公路技术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我关注到了《指南》关于路侧计算设施的要求,其中提到‘路侧计算设施宜支持商用验证的高可靠性开源操作系统;支持云计算的路侧计算设施,应安装商用验证的高可靠性云操作系统。’这样明确的要求,对公路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建、改造、升级尤为重要。”一家自动驾驶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对记者说道,“这将更有利于路端设施的软硬分离,既可以快速部署,又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一体化将提升自动驾驶效率

据悉,《指南》提出将采用“端-边-云”相结合的技术架构,建立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的技术体系;通过“边”的信息处理与交互,形成边缘云与中心云,分别为路段级、省(区域)级、部(全国)级管理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主线科技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指南》的发布可以看出,政策端正努力推动交通、汽车和通信行业达成协同创新共识。这需要魄力,因为车路云一体化面临数据共享、收益分配等问题,既离不开分工协作,也要未雨绸缪,进行提前规划。”

“可以预计,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及水平将比此前一个时期有所提升。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闭环将比以往更接近达成。而且,压力很可能会再次回到此前进展较快的整车这端。”陈瀚分析认为,“云控平台的搭建、利用值得车企关注。”

在主线科技相关负责人看来,如何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升级,如何更加面向客户需求、契合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降低TCO(总拥有成本)、提升可靠性、降低产品使用门槛是未来一段时间车企,尤其是商用车企业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

“《指南》明确‘不改变车辆控制主体地位’,所以短期来看,对单车的智能化发展没有过多的影响。车与路通过“云”将连接得更紧密,而乘用车、商用车将因各自定位及应用场景不同而有相对独立的演化进程。”陈瀚表示,“虽然行业对于乘用车的关注和讨论比较多,但或许商用车的车路协同商用化进程会更快一些。”

主线科技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指南》的出台补足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中效率的一环。据他介绍,自动驾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很多与道路和交通交互的问题。由于安全性的要求,自动驾驶往往要“牺牲”一部分效率。“主线科技作为成熟的干线物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已从单车智能和整车多重冗余的角度解决了安全问题。通过《指南》提出的数字化信息辅助,自动驾驶有望得到路段和路网级交通管控和协调组织能力的支持,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从而获得市场认可,加快兑现商业价值。”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指南》的实施,预计车路云系统将逐渐完善,将更好地提升自动驾驶与道路和交通的交互效率。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物流车辆的自动驾驶可以获得路段级支持,实现短途倒运的商业应用。未来3~5年,物流车辆的自动驾驶将可以获得路网级支持,实现干线物流的商业应用。”

责任编辑:苏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