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落败,韩系车如何重振旗鼓?
摘要: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谜团就是韩系车的断崖式崩溃。韩系车自从2016年在华创下180万辆的销售纪录之后,突然陷入断崖式暴跌,连续七年跌跌不休,直到到2022年销量仅剩34万辆。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谜团就是韩系车的断崖式崩溃。韩系车自从2016年在华创下180万辆的销售纪录之后,突然陷入断崖式暴跌,连续七年跌跌不休,直到到2022年销量仅剩34万辆。虽然在2016年中韩陷入了外交纠纷,但是中国并没有把韩国企业赶出中国市场,中国民众也没有对韩系车做出任何出格的行为。
与之相反的是,中韩贸易还在增长。2022年中韩贸易额为3622.9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70%。如果中韩两国经贸数据在增长,那么韩系车埋怨大环境显然不可取。
01
自主品牌堵死了韩系车的活路
我们都知道,韩系车是全球第三的汽车巨头。
而韩系车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表现之所以差异如此巨大,最浅显的原因在于“错配”:在欧美市场之所以畅销,原因是“高配,低价”。回顾历史来看,现代集团,最开始就是个代工厂,组装福特汽车。1967年建厂,6年后,现代就开始设计自己的车型。1975年,现代自主设计的第一款车型“小马驹”投产。然后,韩国的汽车工业就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
小马驹2002年,韩系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国内汽车市场主要由德系、日系合资车企统治——它们能依靠品牌溢价赚得锅满盆满,比如定位“亲民”的本田飞度,售价10万元,以现在的视角看并不贵,但是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们会发现,10万元在2002年的北京能买得起10平米的房子了,如果以房价为参照系,当年买飞度的难度,几乎相当于今天买保时捷、法拉利了。
可见,韩系车的切入点很简单,那就是打“性价比”,起亚千里马,直接就比飞度便宜3万元,相当普通人中国人1年的收入,而且还配上了自动挡。
2004年,飞人刘翔雅典奥运会夺冠,举国振奋。起亚立刻签下刘翔代言,韩系车成功抢占了消费者心智。
当时,正值北京市招商引资的热潮,而韩系车也风头正劲,二者一拍即合,合资办厂,北京市为给予了现代汽车大量优惠政策,给钱给地,北京现代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北京出租车市场的主力车型。
当时北京出租车分三档:最低档夏利,起步价1.2元/公里。中档富康、伊兰特起步价1.6元/公里。高档现代索纳塔2元/公里。这似乎验证了那个规律:高销量车型的归宿都是网约车。
随后,韩系车全面打开中国市场。2008年奥运会期间,韩系车的广告不断刷屏。与此同时,韩系车不断引进新车型进攻细分市场——现代瑞纳和起亚K2进攻小型车市场,现代伊兰特主打紧凑型市场,都取得了极好的市场表现。要知道,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屌丝有三宝,索8、K5、迈锐宝。”三宝中独占两席,这显然是对韩系车市场欢迎度的高度肯定。其实这句话的酸味很重,因为当时能花15万-20万元买车的人,想必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高颜值、高性价比的韩系车,很多人买不起,只能跟着瞎起哄。而从市场份额看,2011年到2014年,韩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都在10%附近。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左右,当韩系车销量已经高达180万辆时,当友商们不断提升配置增加竞争力时,韩系车却背道而驰,给中国准备特供版车型,缩减配置,以此节约成本。
K3和伊兰特依然不标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K2低配甚至连副驾驶安全气囊都没有。
大量车型明明原车配置了6AT、8AT这样的自产变速箱,但引进国内时,就非要换成干式双离合,宁愿增加工作量,也一定要用落后技术平替,做一个廉价的特供版。
这严重损害了了韩系车的品牌力,以至于让人们觉得,韩国车就是没技术的廉价货。
最关键的问题是,韩系车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韩国人仇视中国人,所以故意搞“低配,高价”的把戏恶心中国人。这样的说法显然根本站不住脚,道理很简单,不管什么国家,来中国开厂卖车都是生意,赚钱才是硬道理。
所以,关键还是要从当时的市场格局来寻找答案。
但是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国产车已经开始全面发力,开始正面冲击韩系车的生态位。
我们拿2011年的长城哈弗H6举例,一台合资车均价12万元的直接成本,长城汽车可以把成本降到7.5万元,定位为12万元。这就是长城哈弗H6成功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眼中,国产车和日系车“差不多,但更大,更软,更好看,配置更高,车型选择更多,质量基本稳定的车售价是日系车的60%-70%。”自主品牌如此大的优势,直接碾压韩系车的生存空间。
所以,当时消费者的买车优先顺序是: 合资原版> 国产翻版>纯国产。这样的情况下,压根没有韩系车的位置。
可见,当自主品牌崛起后,德系、日系、美系还能依靠品牌知名度,树立中高端形象。但是韩系车可能是畏惧竞争,也可能是内部派系斗争,总之选择了一个最差的方案——“低配,高价”。
叙述至此,有聪明的读者会问了,燃油车时代如此,那么新能源时代呢?韩国有LG这样的电池巨头,不说再现辉煌,也至少能一转颓势吧,但事实却事与愿违,韩系车非但没在新能源时代崛起,反而一泻千里。
02
要知道,韩国的电池产业相比中国是有先发优势的,2010年,中国动力电池公司,普遍成品率只有60%,而韩国动力电池公司早已做到90%以上,中国公司的天花板,只是韩国公司的基本款。
此外,韩国电池的材料普遍采用三元(镍钴锰/铝)路线,相比国内主流的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优势明显,而LG在封装工艺上又主推软包,安全性高,可定制性强,毫不夸张地说全面碾压。
当时,中国展开了了"十城千辆"的新能源项目,而LG一口气拿下了上汽、一汽、长安、长城、奇瑞、吉利、安凯、金龙的订单,要知道,仅上汽、一汽、长安三大巨头就占了中国销量的60%,如此大的市场份额被韩国企业一举拿下,这让国内同行们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虽然韩国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但国内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客户被抢走。
随后,意外不出意外地发生了。国家推出“白名单”将韩企挡在了门外。如今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贸易保护政策”是为了防止市场被韩企垄断。但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最开始,LG和SDI非常精明,它们只把中国工厂当作来料加工目的地,没有将最核心的电极制备工艺放在中国,也没有建立研发中心,但政府明确规定,动力电池企业想在国内供货,至少具有电极制备、叠片/卷绕、装配、注液等关键工艺过程的生产能力,因此韩企落选并不意外。
韩企还是很想做生意的,“白名单”出台后,开始大规模投资弥补产业链。直到2016年,意外又发生了。
而动力电池的落败,意味着韩系车失去了翻盘全部可能性。
责任编辑:苏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