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企业

10月销量新高背后,车企应该跟风增程,还是坚持纯电?

2023-11-03 18:33 来源: 维科网 作者: 路咖汽车

摘要:此前我们曾总结、分析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车企的销量表现。在头部车企大多难说稳稳拿下今年销量目标的情况下,当时我们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冲刺,或许将是近年来意愿最为强烈的一次。

此前我们曾总结、分析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车企的销量表现。在头部车企大多难说稳稳拿下今年销量目标的情况下,当时我们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冲刺,或许将是近年来意愿最为强烈的一次。事实也果然如此,在10月份销量新鲜出炉之后。无论是比亚迪吉利这种传统大佬,还是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代表,甚至AITO问界、岚图等扮演追赶者姿态的玩家,在销量上纷纷创下新高。那么,在几乎经历了一年价格战的洗礼之后,2023年对于各家车企而言,最终仍然能是皆大欢喜的一年吗?

销量新高,但只卖纯电的有点难

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继续高歌猛进,10月份首次突破单月交付4万辆大关。至此,理想汽车今年累计交付已经接近28.5万辆。如果理想确实是以30万辆作为今年的成绩目标,那么下个月它就即将提前交卷。同为“蔚小理”的小鹏汽车同样在10月份刷新销量成绩高度。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大关,同比几乎增长3倍,环比也有超过30%的增长。至此,小鹏汽车今年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10万辆。不过,即便保持现阶段的增速,一直持续到年底。最后2个月小鹏也无法完全补上今年的交付目标。

而在新势力追赶者方面,零跑汽车持续发力,10月份交付量突破1.8万辆,同比增幅近160%,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而在此之前,零跑汽车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先也显示,公司成功实现毛利率转正。有着新车助力之后的AITO问界,10月份共交付新车约1.27万辆。其中新款AITO问界M7一款车就突破了1万辆。最后是有着“国家队”身份的岚图汽车。10月份岚图交付量首次突破6000辆,同比增幅达到138%。

从这一系列数据中可以发现,除了战线宽广的传统大佬之外。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成绩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到底是在用几条腿在走路。或者更明确地说,就是现阶段的市场增量,正在大踏步地向插混与增程转移。如果只专注于纯电路线,在一定时期内,恐怕销量压力会越来越大。

纯电只剩小鹏扛旗,特斯拉都没用?

正如前面销量数据中所展现的那样,在产品线中专注纯电,又在10月份收获优异销量的,基本就是小鹏汽车一根独苗。即便如此,面对今年约20万辆的销量目标,小鹏在下半年的冲刺,也难以完全填坑。甚至顶着特斯拉的名头,在开启交付周期之后,新款Model 3的周交付量也仅仅2千多辆。倒是隔壁Model Y基本保持着自己的销量节奏。

这其实就可以看出来一点,新能源车的销量对其价格有着极强的敏感度。面对主力车型定价几乎重叠的Model Y,新款Model 3似乎也无能为力。更何况隔壁的极氪001、小鹏P7,甚至是宝马i3,都在价格上已经分别做出了让步。而新款Model 3的最终价格,与上市之前的舆论预期,差距也相当明显。就算把视角放在销量出色的小鹏汽车这边,扛起销量主力的小鹏G6,直接把定价压在了接近20万元大关。而小鹏G9那边,也算是通过推出新款车型,重塑了自身的价格体系。

如此,专注于纯电动车路线的车企就只剩两条路可选。第一个当然就是“打不过就加入”。在纯电产品线之外,强化插混、增程式产品。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基本都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比如零跑、AITO问界、岚图等等。在前面对销量的叙述中,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表现基本都可圈可点。而尚未落地的小米汽车,也在前不久传出了要打造增程式产品的消息。当然,也有反向加持的。比如一直专注增程式的理想,也在积极兼容纯电动。只不过,相比理想将要推出的纯电MPV,其定位更低的理想L6,或许才是更值得期待的销量新增长点。

只不过对于小鹏、蔚来这种已经在纯电动护城河上挖掘较深,且自身体量有限的品牌而言。现在去兼容插混和增程的转型成本和难度,未免都过大。于是就还有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纯电动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把成本降下去,同时保持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比如小鹏整合的扶摇架构,在小鹏G6身上体现得就很彻底。灵活的车身,出色的空间挖掘,标配的3C快充,更好的电耗控制,以及压铸车身等等技术应用,都使得新车在产品竞争力与成本控制力方面,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写在最后

当新能源大势兴起的时候,绝大部分前瞻视角都把目光放在了纯电动身上。彼时PHEV也仅仅是被冠以“过渡技术”的身份。但即便是过渡,这条时间轴现在看来也比想象中要长得多。特别是在增程式技术被市场接纳之后,叠加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内车市价格战的打响,纯电动在成本控制力上的相对短板被暴露。想要克服这一点,便不能“一条腿走路”。委身于插混、增程,甚至是在燃油车方面迎来销量复苏,都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坚持纯电这一条路。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便是在更低的成本,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苏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