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变革浪潮崛起!借助新能源汽车打造绿色电动城市
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规划》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电动厦门”作出一系列部署。
城市公交、网约出租车新增和更换车辆采用纯电动汽车,巡游出租车、岛内及岛外核心城区邮政物流车新增和更换车辆原则上采用纯电动汽车,引导其他物流车采用纯电动汽车,到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全部采用纯电动汽车……近日,厦门市出台的《“电动厦门”发展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一幅汽车电动化的美好蓝图。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规划》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电动厦门”作出一系列部署。
一是坚持统筹谋划与分级推进相结合,统筹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立足厦门现有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注重厦门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系统性与协同性,谋定后动。加强市直部门协作,根据需求和定位合理匹配资源,因地制宜进行重点产业培育,打造以标杆产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
二是坚持内部培育与外部招引相结合,整合全市优势产业资源,土地、人才、资金向本地潜力企业倾斜,逐步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创新招商模式,围绕“产业补短板”核心目标,引入一批尖端企业、潜力项目、精尖人才。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协同合作,促进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与示范应用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全市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发展。以应用促创新,培育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
目标是到2025年,除了少量特殊用途车辆之外,电动化达到100%。同时,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能源汽车核心产品高质量配套基地,完善本地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条。
明确重点大力推进
《规划》提出了实施电动化的重点任务。
在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上,持续推动现存传统能源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到2025年,实现全市公交车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强化巡游、网约出租车电动化替代政策引导。深化落实《厦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新增或更换网约车全部采用纯电动车型;对于提前报废传统能源巡游出租车的企业或个人,根据提前报废的年限和数量,给予额外购置新牌照指标和相关费用减免,加快本市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推广。
在推广社会运营领域纯电动车辆上,支持民营客车领域电动化发展。通过在旅游景区、换乘站点、中转枢纽等社会运营客车集中的区域,设置纯电动客车专用充电车位等措施,引导、支持民营营运车辆实现电动化替代。推动市政环卫领域纯电动化替代。支持环卫企业联合统一招标采购新能源车辆,降低购置成本;在人员密度低的区域建设一批新能源环卫车辆统一停放、充电、维修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优化车辆使用环境,推动环卫领域车辆加快实现全面电动化。公务车辆更新实现全部纯电动替代。本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配备的公务用车,除实物保障岗位工作用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等特殊场景外,全部采用纯电动汽车进行更新替代,以公务用车电动化为抓手,形成规模化推广应用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加快特殊场景纯电动化试点示范上,支持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换电模式示范应用。规范换电站建设的申请、审批、建设、运营流程,支持在工程所在地、倾倒点、商混站等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集中作业地点设置短期流动换电装置;通过集中换电的方式解决重型车辆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长等瓶颈问题,同时进一步规范相关车辆运输线路、强化车辆规范运营情况监控;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支持通过融资租赁等多元化形式进行换电站建设运营,高质量推进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的纯电动车辆更新替代与示范应用。支持港内装卸设备和车辆纯电动替代,打造绿色清洁厦门港。鼓励本市各港区内部开展传统车辆和装卸设备的纯电动替代,重点围绕集装箱运输车、拖头牵引车、装载机、堆高机、叉车、摆渡接驳车、员工通勤车等货运、客运场景,在全市打造一批自动化、电动化码头示范项目;支持厦门机场内部用车更换纯电动汽车,新增和更换摆渡车、引导车等悬挂民航牌照的场内车辆原则上采用纯电动汽车,助推全市交通领域电动化发展。
在引导私人领域购买使用纯电动汽车上,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私人领域纯电动汽车的购置和更替。通过媒体宣传、会议展览、赛事运动、文化文旅等方式加大对纯电动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和特点的宣传,深度挖掘纯电动汽车市场私人消费潜力;通过对本市岛内路侧停车位、公共停车场、景区停车场等区域提供纯电动汽车停车优惠与减免等措施,促进私人领域纯电动汽车的消费和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同时,《规划》也提出了强化配套支撑、构建适度超前的充换电设施网络的一系列措施。
基础良好前景可观
厦门市之所以提出“电动厦门”的目标,与其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厦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万辆,占比约5.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城市公交、网约出租、巡游出租、旅游客运、邮政运输等领域电动化均快速提升,其中,城市公交和出租车辆电动化推广占比超50%以上,位列福建省第一。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东南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港也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动化提升,全市港口内平面运输设备、港口作业设备基本实现电动化,港口内部转运车辆纯电动占比超过30%。
同时,厦门市充电桩建设密度也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速,充电桩布局不断优化,岛内外充电桩建设数量基本持平,但岛内建设集中度相对较高,核心区充电桩密度更是达到24.5台/平方公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市级充电基础设施平台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以城际快充站、居民区和单位停车场充电桩等为重点的公用充电设施服务体系。在换电方面,在乘用车领域已构建相对成熟的换电商业模式,在无额外资金补贴的情况下,可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在商用车领域,按照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运营的原则,市内重点企业积极推广在特定场景的城市渣土车辆、货运物流换电模式,开展区域内“定点定线”运输的换电试点。充电桩进小区方面开展“一网通办”“统建统营”试点推广模式,现已基本实现抄表到户,为私人领域充电桩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特别是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上,厦门市已实现从单一客车产品向货运综合产品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多产品线布局。集聚了一批新能源产业链龙头及关键配套项目,并逐步形成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发展主体,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组件、下游新能源充换电及检测平台等为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智能网联领域已形成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车载芯片、高端汽车显示模组等产业链条,部分产品竞争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并加快打造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省内唯一、国内一流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研究验证评价平台。
“在这样的基础上,‘电动厦门’的发展目标就有了重要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厦门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建设“电动厦门”更具示范作用和独特意义。
责任编辑:苏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