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命脉”之争
摘要:2023年最后一个月,动力电池的竞争不仅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年关趋缓,反而愈发激烈,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多家企业接连发布新品。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混战终于告一段落,不同于整车产品竞争之间的“刀光剑影”,动力电池领域的博弈可谓“暗潮涌动”。这一年间,整车企业、供应商轮番上场,动力电池新品层出不穷,而竞争也不仅仅局限于电池本身,还向整个产业链条延伸,上游“抢”矿、下游回收……
不得不说,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又达到一个新高度。
撕掉“面纱”更多车企下场
2023年最后一个月,动力电池的竞争不仅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年关趋缓,反而愈发激烈,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多家企业接连发布新品。
2023年12月12日,在蜂巢能源第4届电池日上,该公司发布多款短刀快充电池,正式迈入“全域短刀、全面进化”的新阶段。据介绍,2023年以来,蜂巢能源积极扩产布局,湖州灯塔工厂、盐城飞叠产线加速投产,依托“短刀+飞叠”技术,斩获了国内外17家车企的订单。
除电池供应商外,车企也正伺机填补市场空间,并且这一名单不断扩容。2023年12月14日,极氪汽车发布首款自研动力电池“金砖电池”。据悉,金砖电池在电芯表面设计有专属金色耐高压绝缘膜,可承受4000V直流高压,耐高压能力提升27%,带来更优的安全品质,不怕挤、不怕刺,电池包经过700℃以上火焰测试,持续火烧可长达240秒,远超国标130秒的测试时长。
2023年12月12日,广汽埃安宣布,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并发布了弹匣电池“2.0”新突破——P58微晶超能电池,产品具有高安全、高性能、长寿命的优势,电芯针刺不冒烟、不起火。
更早一些时候,长安汽车发布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计划将全面覆盖液态电池(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锂)、半固态/固态电池、新型电池领域,并预计到2030年推出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据悉,长安汽车组建了专门的电池研究院,拥有电池研发人员1200余人,未来还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年电池团队规模将达3000人。目前,长安“金钟罩”电池已配套长安启源、深蓝汽车的多款车型。
2023年12月17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寒冬中历经14小时,亲自测试配装半固态电池的智能纯电动汽车ET7续驶能力并进行全程直播。该产品源自3年前蔚来汽车发布的半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固液混合电解质,能量密度为360Wh/kg,将于2024年4月量产上车。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驱动的特征愈发明显,动力电池技术与产品不断进化,随之而来的则是行业竞争“水更深了,浪更急了”。
技术、工艺、资源的比拼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寿命、续驶等性能无一不成为重点研发方向。
2023年以来,为满足消费者对长续驶里程的需求,突出产品卖点,各主要车企竞相推出新款插混和增程式车型。插混和增程式汽车的爆发,成为新一轮的电池装机增量,同时也引发了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变化。
例如,蜂巢能源首发的短刀电池均为PHEV(插混)车型电池,采用行业首款800V/3C混动快充电芯。资料显示,插混和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驶里程一般为50~200公里,而随着电池技术的升级,这项指标或将跨过300公里的门槛。
蜂巢能源盐城基地副总经理刘建友表示,不同于纯电动汽车,插混和增程式汽车的电池组一般体积更小,发电机在电池组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为电池充电;二者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随着一众车企的带动,插混和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驶里程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主流趋势。
车企自研动力电池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更贴近自身需求。极氪金砖电池主打安全可靠,广汽埃安因湃电池专注于更长使用寿命。根据广汽埃安发布的数据,因湃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50万公里,循环≥4000次,而行业高品质电池的电池寿命为120万公里,循环≥3000次;其整包能量密度(LFP)为146.5Wh/kg,也高于行业高品质电池的140Wh/kg。
除了在产品性能上下足功夫外,动力电池的竞争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在上游,对锂矿的抢夺成为新看点。2023年以来,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加快对产业链上游领域布局,“抢”矿现象不断上演。2023年5月,中创新航与天齐锂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碳酸锂供应框架协议,盛新锂能则分别与中矿资源和蓝晓科技联手;6月,有消息称,比亚迪已与6座非洲锂矿矿山达成收购意向。据测算,这些矿山氧化锂品位为2.5%的矿石量达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将满足比亚迪未来10年的锂电池需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其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未来1~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锂盐的供给仍将处于“紧平衡”(达到或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但剩余不多、储备不多)状态,趁短期价格下行提前锁量锁价,成为部分锂电企业的重要操作。
激烈竞争背后的降本诉求
汽车电动化是一场超级“马拉松”,在旷日持久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电池供应商和车企而言都是重要课题。对于不断有车企加入动力电池自研行列的局面,保证产能供应是一方面考量,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成本。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表示,在纯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中,动力电池的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基本上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瓶颈”。
某电池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电池成本高企是根源性因素,导致整车成本难以控制等连锁反应。尽管整车企业不断降成本,但当前仍难有实质性突破。现阶段,动力电池产能看似不少,但优质产能相对有限,也就造成优质电池供不应求、成本难降的局面。
这样一来,车企自研电池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迈过造车“生死线”后,新能源车企开始追求“自主可控”的造车模式。
凯联资本产业分析师朱涛告诉记者:“动力电池需求在10GWh左右时,就足以支撑相当于二线电池企业的研发体系和生产基地。如果一家车企的电动车型销量能够达到40万辆,就有能力并且应该进行自研,保持电池自供比例在50%左右,以求降本增效、保障供应。”
根据凯联资本的测算,当纯电动车型年产量达到40万~50万辆时,对应的动力电池需求规模约为30GWh,足够车企进行电芯层面的自主研发和独立生产。以广汽和吉利为例,两者的纯电动汽车产能接近50万辆,自研动力电池完全没问题,3年内电池自供比例有望提高到40%以上。
当车企开启自研之路后,留给电池供应商的空间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朱涛认为,供应商面临两种选择:第一,降本,接受毛利水平下降;第二,持续推出差异化的电池方案,如半固态、4C快充等技术方案,车企在一些技术领域还存在壁垒,而这也将成为电池企业制胜的关键。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暗潮涌动,表面上看似谁都能分得一杯羹,但实际上规模效应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的二线电池企业已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捷威动力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动力电池相对过剩的今天,由于优质产能没有达到规模化量级,它已被迫走向停产。对于其他二线电池企业来说,这是前车之鉴,更是后事之师。
在朱涛看来,对供应商来说,车企对动力电池话语权的争夺将形成或大或小的“威胁”。如果订单量不断减少,动力电池供应商将不得不正视挑战,重新思考发展方向——“光做动力电池还够不够”、“转做储能电池有无机会”、“未来发展走向何处”?这些问题,等待动力电池企业去探索与回答。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