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2025-02-03 11:29 来源: 盖世汽车

2024年智能底盘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果显著。

技术层面,智能底盘已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正朝着全面线控化迈进,感知技术向 “车路云协同感知” 发展。

产品应用上,线控制动中EHB 的 Onebox方案份额攀升,EMB预计2-3年量产;“空悬 + CDC” 的半主动悬架向中高端市场渗透;线控转向渗透率虽低,但政策松绑使其有望2025年在部分高端车型搭载。产业合作模式也逐渐转变,主机厂在智能底盘闭环迭代和软件研发上的主导权增强搜狐网。

近日,盖世汽车针对重点车企及零部件企业进行年终盘点,此篇就带您回顾智能底盘产业在2024年发生的重点事件。

Seeds丨格陆博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三轴一体的智能底盘技术路线

2014年2月28日,格陆博科技官方宣布,继2023年4月完成C轮融资后,已于近日完成2024年开年第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重庆渝富资本领投,旭辉资本、世嘉闻华等知名资本跟投,旨在加速线控底盘核心系统的国产化进程。

据悉,格陆博科技深耕智能驾驶线控底盘核心技术(即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智慧执行器),并加速三轴一体的智能底盘技术路线,聚焦纵向控制的线控制动,横向控制的线控转向以及垂向控制的线控悬架,并凭借在线控底盘领域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积累,成功开发出众多新品。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格陆博科技

近年来,格陆博科技获得多个大型投资机构、产业资本的持续加码,2023年累计融资总额超4亿元,完成引入6条全自动化产线,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量。2024年,格陆博科技旗下ESC、GIBC(onebox)等产品持续大规模量产。

对于此次新一轮融资,作为投资方代表之一的旭辉资本创始合伙人韩琳表示,“格陆博是国内较早量产 GIBC(onebox) 的企业,随着未来自动驾驶 L2/L3的普及落地,GIBC(onebox)的需求量会迎来爆发,期待格陆博未来在线控底盘市场有更大的作为。”

Seeds丨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盖世汽车Seeds报道,近日,智能底盘公司域磐科技接连完成种子及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亿元。其中,种子轮融资由陆石投资领投,清流资本、西木投资及其他投资方跟投;天使轮融资由小米战投领投,顺为资本及老股东陆石投资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投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域磐科技天使轮融资中出现了小米的身影。

当前,小米汽车绝对是“流量之王”,一举一动都是业内瞩目的焦点。其三年磨一剑,小米SU7一经开卖,不到半个小时大定5万辆,创造了一番奇迹。这背后,营销实力、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缺一不可。尤其是谈到小米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布局,对投资的深谋远虑或也可称为是其造车路上的关键一招。

小米集团对汽车业务的布局早于2018年就已开始,不过,一直以来,以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等为核心投资主体,小米对外主要围绕各类智能化的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而随着小米造车业务的推进,投资的主要赛道才进一步来到汽车产业链上下游。

总体上,小米在汽车领域投资及自研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核心环节。作为较晚一批入局跨界造车的代表,小米汽车开局直接就进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汽车智能化的角逐比拼硝烟愈加弥漫。也因此,在小米汽车SU7第一次正式亮相之时,雷军就反复强调智能化能力。

雷军彼时谈到,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解决了电动化问题,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是汽车的灵魂,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决胜点”。

这一点也明显体现在小米对汽车产业链的布局脉络中。通过投资产业链初创企业,深度聚焦核心技术,或自研或与供应链企业深化合作,小米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智能汽车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包括上至电池材料、半导体等相关领域,中游覆盖电动化系统零部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环节,下游汽车后服务市场小米也已布局。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1年9月以来,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累积投资了近50家汽车领域内的企业,涵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驾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等领域。

此次对初创企业域磐科技天使轮的投资,也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对智能底盘这一细分领域的加码。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底盘系统作为关键的执行部件正迎来深刻的智能化技术变革。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基于汽车线控底盘市场广阔的前景,预计到2026年国内乘用车线控底盘核心系统的市场规模达650亿元,2022-202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从增速和规模综合而言,线控悬架和线控制动将成为线控底盘行业的主要增长部分,目前处于规模化商业化初期。

并且,在资本市场方面,智能底盘领域也持续受到追捧。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仅是去年,国内智能底盘相关领域累计披露了20笔融资,相较于2022年的9笔实现了翻倍。

作为本次融资事件中的主角,域磐科技正式成立于2023年4月,聚焦汽车智能底盘核心控制技术,致力于提供高安全的底盘执行系统和全域稳定的智能控制方案。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顺为资本

资料显示,尽管成立仅一年之久,但该公司核心团队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千万辆级别的量产经验。团队平均工作年龄在12年以上,70% 是硕博士学历。其中,域磐科技的公司创始人张小乐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拥有头部主机厂、国际Tier 1等二十年底盘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工厂建设与制造全产业链条的工作经验。

张小乐认为,智能底盘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安全、稳定,最佳的稳定方案就是以整体四轮为全局控制的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实现底盘的全域稳定。在常见的通过制动系统控制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域磐科技通过增加四轮转向系统及主动悬架系统的联合作用,大幅提升车辆的动态稳定性。

目前,该公司已经首发创新产品——后轮转向系统,并完成后轮转向系统RWS的验证试验及整车路试。在业务布局方面,域磐科技布局了线控转向和主动悬架两个增量赛道,通过底盘XYZ三个方向的融合控制,实现四轮全域的动态稳定。

同时,域磐科技的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样品也已上车验证,并已完成IATF 16949、ISO 14001 和ISO 45001三大体系认证,建成研发、生产、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等全体系流程。

在产业化方面,域磐科技集研发和制造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已经投入运营,可以辐射京、沪两大汽车产业带。据透露,该公司年产20 万台的高科技智能生产线已经建成,同时还拥有超过3,000 平米的研发试验室和研发办公室。

本次融资的完成,有望将进一步加速域磐科技产品的量产进度。

2024北京车展,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首次亮相

2024年4月25日,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产品(即“滑板底盘”)首次公开亮相。官方介绍,该滑板底盘的核心特点是“上下解耦、高度集成、对外开放”,通过可拓展的软硬件架构和标准化接口设计,实现一套底盘架构,百变车型。

作为一个可独立自行驶的移动能量单元,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承担着运动中心、能量中心、数据中心三大功能,在整体设计上以电池为中心,采用CTC(Cell to chassis)技术。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上,从而使得底盘成组效率更高,实现超千公里的续航,或在相同续航里程下实现电池化学体系降级,支持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等不同电池品类和换电方案。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整体产品形态上,CIIC一体化底盘能将电池、电驱动、热管理等子系统高度集成到底盘中,实现三电系统的深度融合,提升系统效率的同时,为上车身节约更多空间。同时,其还可吸收80%整车碰撞能量,降低造型设计和安全的关联度,让整车设计更加自由。

宁德时代表示,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匹配了丰富的Toolkits解决方案套件,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整车产品定义和功能需求,灵活选配子系统解决方案。 

并且,本次展示的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搭载了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智能自主研发的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后轮转向、电控悬架、四驱控制等解决方案。官方宣称,其中线控制动(EPHB-Electric Pedal Hydraulic Braking)系统是业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物理解耦式液压方案,取消了制动踏板与电控单元的机械连接,同时增加软件冗余策略、安全监控、故障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安全和鲁棒性,是实现上下车体彻底解耦的重要技术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早在6年前就开始了滑板底盘领域的布局。

2018年,宁德时代在集团内部进行CTC技术立项;2021年7月,成立时代智能进行产业化的落地实践,该子公司专注于提供以CTC电池技术为核心的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产品和技术服务。据悉,时代智能团队现已有六百多人,由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科技事业部总裁杨汉兵带队;2023年1月,时代智能与江西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将在宜春建设首个滑板底盘生产基地。 

北汽集团、宁德时代将达成战略合作,涉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换电、V2G技术等

6月18日,盖世汽车获悉,北汽集团将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媒体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拟在动力电池供应、换电及V2G技术导入、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新产品联合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

针对上述消息,北汽集团方面对相关媒体表示:“双方将于今日官宣。”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源:宁德时代官网

此外,北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十分深厚。

近日,有报道称,宁德时代位于北京的合资电池工厂已获得施工许可。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披露,该工厂由宁德时代、北汽海蓝芯、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车四方共同设立的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北京时代)负责运营,工程规模1.57万平方米。

北京时代为宁德时代、北汽海蓝芯、京能科技、小米汽车四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于今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投资建设电芯工厂的目的是为了北汽集团和小米汽车提供动力电池供应。

据悉,宁德时代在合资公司中持股51%,北汽海蓝芯持股39%,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车各自持股5%。

智能装备牵手智能底盘,利氪科技与金麦特达成战略合作

7月5日,利氪科技宣布,与浙江金麦特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基于“智能底盘产品装配测试产线项目”展开合作,在智能底盘的生产制造领域能够实现强强联合。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利氪科技

金麦特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面向全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及数字化智能装备提供商,目前业务范围主要覆盖线控底盘、三电系统、电子元件(ADAS、安全系统、传感器等)、白车身焊装、热管理及氢能动力等领域。

信息显示,金麦特正在迅速成长,较去年同期实现了翻倍式的大幅增长,今年5月也刚刚宣布完成超4亿元B轮融资,由元璟资本领投。

伴随着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大背景,2021年利氪科技正式成立,并由一批深耕底盘核心领域数十年的行业老兵组成。利氪以集成式线控制动技术作为突破口,为整车厂客户开发安全、高效、智能的完整线控底盘解决方案。

与传统汽车底盘相比,智能底盘进一步拓展底盘的外延,使得底盘具备了高精度控制、状态可感知和快速响应的特性,因此成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安全行驶的刚需。智能底盘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智能底盘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因此长期被外国供应商垄断,诸如德国博世、大陆等巨头一度占据国内线控底盘9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终于迎来产业链重塑的结构性历史机遇。

利氪与金麦特的合作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是智能底盘零部件的佼佼者,一方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的国产新势力,双方也都正处在大规模快速向前发展的阶段。此次合作能够有助于双方的业务增长,也能为整个智能底盘行业的进步带来更强动力。

聚焦智能底盘域,合众汽车与京西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据京西集团官方消息,2024年8月29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京西集团于上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聚焦于智能底盘域领域,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底盘域控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 京西集团

目前,底盘域技术和产品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之一,已成为高阶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此次战略合作以底盘域的创新产品开发为核心,包括MagneRide®磁流变减震器、AeroRide空气悬架、iDBC2.1智能线控制动系统(2-Box)、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智能全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智能底盘域控系统等。

MagneRide®磁流变减震器为京西集团全球独家量产技术,经20年迭代至第四代,每秒可进行1000次调整,将于2025年在国内量产;AeroRide空气悬架可以达到150毫米的量产车车身调节行程;iDBC2.1智能线控制动系统(2-Box)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助力实现从100公里/时刹停的28.96米最短制动距离世界纪录;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以全冗余、四轮全干式的设计支持L4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底盘域控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和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功能软件的产品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性能与智能化水平。

京西集团表示,未来,合众汽车与京西集团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出行的无限可能,提升双方市场份额,引领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化发展潮流。

擎威科技与京西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智能底盘创新研发与应用

2024年10月15日,从京西集团官方处获悉,其与擎威科技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图片来源: 京西集团

据悉,擎威科技作为吉利孵化的智能底盘创新型科技企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智能底盘控制相关软硬件和架构解决方案,特别是线控转向及电动助力转向等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

而京西集团是一家汽车悬架与制动系统的供应商,专注于悬架系统和制动系统两大主要产品类别的研发与制造。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智能底盘技术和产品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之一,已成为高阶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此次合作涵盖了京西集团多项线控底盘产品。同时,双方合作优势互补,聚焦智能底盘多领域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共同加速国内外市场发展。

此外,京西集团官方表示,双方此次携手长期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市场资源,以产生业务协同效应,打造软硬结合的智能底盘控制解决方案,满足新时代汽车的新需求,为双方创造卓越的市场前景,同时实现与客户多赢。

国家级资质!同驭汽车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

2024年11月,同驭汽车科技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评审,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同驭已建立国际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产品的试验与检测技术能力达到了国际认可的准则要求,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

智能底盘: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协同控制,朝全面线控化迈进|2024大事记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因其审核时间长、通过难度大、认可标准严苛,成为我国资格认证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实验室评审机构。

同时,CNAS是中国唯一加入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亚太认可合作组织(APAC)的正式成员。获得CNAS认可范围内出具的检测报告拥有“国际通行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可得到互认。

曾经,同驭试验中心彼时还只是几人的试验部。虽然部门名称中没有“开发”二字,但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服务试验需求,试验工程师们摩拳擦掌自主开发起了试验台架。

从无到有的创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摒弃了传统工业思维开发制造试验台的方式,将整车关键执行部件的开发制造思维应用在试验台制作上。当前,同驭试验中心已经具备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器件选型、机械开发、硬件控制板设计、下位机系统开发、上位机系统开发、整机联调的系统性能力,我们自主研发的软件控制系统已实现智能化、平台化,可应用于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域控制器等相关产品的试验验证,已取得众多知识产权。同时,凭借其操作简易性、长期可持续性、控制准确性及其丰富的可扩展性,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同驭试验中心林主管自豪地说。

同驭核心团队自2012年起便自主研发,目前已拥有完整的智能制动系列产品,包括: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iEHB)、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此外,同驭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线控转向系统(SBW)、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EPS)、后轮转向系统(RWS)、集成式空气供给单元(iASU)、底盘域控制器(CDCU)、空气压缩机(AC)等产品已进入装车测试阶段。

这些产品从预研、设计、A样、B样、C样、D样到SOP,在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性能检测和软硬件测试等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累积,让同驭产品拥有了更坚实的技术和质量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客户对同驭的信任。

以CNAS认可为新起点,同驭将继续以国际标准去强化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推动线控底盘领域关键技术的全面攻关,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及试验能力,为产品开发提供全方位验证保障,为智慧出行构筑安全“坚实堡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