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链

估值超百亿,又一激光雷达企业拟赴港IPO

2025-02-14 15:21 来源: 盖世汽车 作者: 吴宇

近日,港交所披露了Seyond图达通与香港 SPAC 公司 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以下简称 "TechStar",07855.HK)的并购交易申请,标志着图达通赴港IPO正式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前,TechStar已于2024年12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其已与图达通及其全资子公司订立业务合并协议。合并后,图达通将取代TechStar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图达通主要为ADAS、自动驾驶以及其他汽车及非汽车应用场景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2024年, 图达通在乘用车前装市场累计标配激光雷达205,604颗,约占13.4%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四。前三名依次为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同期激光雷达标配量依次为514,995颗、420,538颗和392,571颗,对应渗透率分别为33.5%、27.4%和25.6%。

根据并购交易申请书,目前图达通累计已经向主机厂交付超过391,000套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在IPO之前,图达通估值为117亿港元。

通过此次上市,图达通计划募集资金4.74亿港元,其中60%的资金将用于研发新激光雷达架构与升级,20%将用于建设生产设施及升级现有生产线,10%将用于全球扩张。

双线并举,角逐激光雷达量产

在自动驾驶领域,图达通是较早一批激光雷达创业公司。

成立于2016年,图达通由鲍君威及李义民联合创立。在此之前,两位创始人都曾于百度美国研发中心工作,负责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车载计算系统和传感器团队。

成立一开始,图达通主要在美国运营,2018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双线布局1550nm与905nm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相继发布了远距离图像级激光雷达猎豹、超远距激光雷达Falcon猎鹰以及Robin灵雀系列等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ADAS、无人物流、Robotaxi、智驾工程车辆等领域。

估值超百亿,又一激光雷达企业拟赴港IPO

图片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其中猎鹰系列,采用了1550nm技术路线,探测距离最远可达500米,对于10%反射率目标,探测距离可达250 米,分辨率可达0.06 度(垂直)× 0.06度(水平)。该款激光雷达专为蔚来Aquila超感系统而设计,但也可以根据其他整车厂的要求进行调整。

不过除了蔚来,过去几年里,图达通在乘用车ADAS几无其他第三方客户,这也被普遍视为该公司最大的隐忧。根据招股书,目前蔚来已在其九款车型上采用了图达通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包括ET9、ET7、ET5、ES7、ES8、EC7、ES6、ET5T、EC6等。

估值超百亿,又一激光雷达企业拟赴港IPO

图片来源:图达通招股书

灵雀系列则采用了905nm技术路线,主要聚焦城市中低速应用场景,包括远距离前视激光雷达灵雀E、中短距广角激光雷达灵雀W,以及超广角激光雷达灵雀D等多款产品。

灵雀E:2022年初推出,最大探测距离为250米,对10%反射率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00米。目前,灵雀E已获一家中国乘用电动汽车制造商选用为若干车型的主激光雷达,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

灵雀W:2023年推出,最大探测距离为150米,对10%反射率目标的探测距离为70米。该款产品于2024年7月开始量产,交付安装在蔚来换电站。

不仅如此,灵雀W还被作为副激光雷达,与主激光雷达猎鹰互补,搭载于蔚来相关车型。比如蔚来ET9,单车就标配了一颗猎鹰和两颗灵雀W激光雷达,实现多种智能驾驶功能。

猎豹系列,则定位于300线远距离图像级激光雷达,主要为收集数据而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地铁及铁路等非汽车应用场景。不过,由于客户产品升级,需求转向猎鹰及灵雀系列,图达通已自2024年开始终止销售猎豹系列。

估值超百亿,又一激光雷达企业拟赴港IPO

图片来源:图达通

基于上述解决方案,目前图达通已与蔚来、深向、嬴彻科技、陕重汽、宏景智驾、挚途科技、小马智行等多家产业链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不过与速腾聚创、禾赛等激光雷达供应商相比,图达通的客户矩阵仍显单薄,缺乏更多的走量合作项目,这或许也是去年图达通市占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支持激光雷达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图达通不仅在苏州市建成了一个内部生产设施,还在德清县和平湖市租赁了新设施,有关设施已分别于2024年2月及7月开始量产。凭借这些生产设施,截至2024年9月30日,图达通在中国的总产能已达到每年约750,000台。

在此基础上,目前图达通正在进一步开发1,550 nm系统,旨在降低猎鹰系列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技术架构的灵活性开发905nm系统,以进一步拓宽905nm方案的应用场景。

深度绑定蔚来,是优势也暗藏风险

作为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得益于中高阶智驾系统在终端市场的快速普及,已经顺利迈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年标配量累计已经突破150万颗,而在2023年尚不足60万颗,增势显著。其中图达通,凭借与蔚来的深度合作,2023年标配规模在国内位居第二,仅次于禾赛。

然而在2024年,图达通出货量迅速被速腾聚创和华为赶超,市占率已跌至第四位。

估值超百亿,又一激光雷达企业拟赴港IPO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图达通分别实现营收6630万美元、1.21亿美元和1.19亿美元,其中猎鹰系列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整体占比接近98%。同期,猎鹰系列分别实现销量74,029颗、147,743颗和164,716颗,对应销售收入分别为6503.8万美元、1.19亿美元和1.1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依次为98.1%、98%和97.7%。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出货量的增加,猎鹰系列的平均单价亦在同步降低,从2022年的879美元/台,降到了2023年的804美元/台,并于2024年进一步降至703美元/台。

其中蔚来,是图达通最大单一客户。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分别为5880.9万美元、1.1亿美元和1.0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8.7%、90.6%及92.4%。这意味着,一旦蔚来汽车销量出现波动,图达通的业绩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而由于前期高额的研发投入,和其他很多智驾供应链企业一样,直到目前图达通仍然面临较大亏损。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图达通期内亏损分别为1.88亿美元、2.19亿美元和1.3亿美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43亿美元、1.37亿美元和7617.2万美元。

同期,图达通研发开支分别为7812万美元、6378.9万美元和3224.1万美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17.8%、52.7%、54.2%及27.2%。截至2024年9月30日,图达通在中国共计拥有254名全职研发人员,平均工作经验超过9年,另外在美国也有超过27名研发人员,平均工作经验超过17年。

为获取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上市前图达通先后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接近4.6亿美元。其中最后一笔融资于2023年10月完成,融资总额为1.44亿美元。

通过此次IPO,有望进一步为图达通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但长远来看,图达通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一方面,当前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与图达通相比,诸如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等竞争对手不仅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还具备更丰富的量产经验,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将使图达通继续面临着来自同行的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层面,图达通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激光雷达技术仍在持续演进,这也图达通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样会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风险。

再者,财务状况的改善也是图达通面临的重要任务。尽管其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有望实现正毛利,但过往的亏损和负债仍需逐步消化。因此上市后,图达通需要向投资者展示其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特别是积极寻求与更多主机厂和企业的合作,摆脱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降低经营风险。

总体而言,图达通赴港上市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未来,图达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激光雷达市场中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行业持续关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