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企业

沃飞长空:飞行汽车商业化的破冰者与引领者

2025-04-07 07:31 来源: 盖世汽车 作者: 王贺

当科幻电影中的飞行汽车逐渐从银幕走向现实,全球低空经济赛道正迎来一场技术与产业的双重革命。

作为中国低空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沃飞长空凭借自主研发的 AE200 倾转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商业化进程中跑出了 “加速度”。

从完成中国首个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到斩获百架订单、推进适航取证,再到布局全球总部及量产基地,沃飞长空正以 “技术 + 生态” 双轮驱动,重塑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图景。

沃飞长空:飞行汽车商业化的破冰者与引领者

图片来源:沃飞长空

技术攻坚

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技术路线的选择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沃飞长空选择的倾转旋翼技术,虽研发难度极高,却能兼顾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的双重优势。

2024 年 6 月,其自主研发的 AE200 验证机完成首次公开全倾转过渡飞行,实现倾转角度从 90° 到 0° 的动态切换。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飞行器在气动、飞控、动力系统等核心环节的可靠性,更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标杆地位。

此外,AE200 使用的充电系统正与吉利旗下极氪的800V 高压充电系统进行深度技术融合与验证,有望在eVTOL领域率先出台电动航空器极速超充的使用标准。

在适航认证方面,AE200率先取得适航审定受理批复,也是全国首个获得局方批复有人驾驶载人eVTOL。

此前,据沃飞长空市场总监费岚介绍,后续,AE200还要进行一系列试验与试飞,比如高温、低温等各类极限环境的考验,最大时速飞行与刹停、各种应急故障的可靠处置验证等,同时,计划于2025年中旬开始进行密集的载人测试飞行。

从产品到产业的协同进化

沃飞长空的商业化进程,不仅依赖技术成熟度,更得益于产业链与应用场景的深度协同。2024 年,其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落户成都未来科技城,一期项目占地面积 约为30 亩,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沃飞长空自研 AE200 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积极创建国家级航空航天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航空材料相关企业已超200家,传感器相关企业超90家,雷达相关企业、导航系统企业均过百家。

在市场拓展层面,沃飞长空通过 “产品 + 运营” 双线并进加速落地。2024 年珠海航展期间,其与工银金租签订首批 120 架 AE200 意向订单,并与中信海直合作探索低空出行、空中旅游等场景。

同时,沃飞长空与华龙航空达成 100 架采购协议,布局公务航空市场。

沃飞长空预计在2026—2030年间,开展低空出行试点运营,率先开展商业化。

产业链协同方面,沃飞长空联合一汽富维开发适合低空经济的安全、环保、轻量化的智能化座舱、内外饰、镁合金及光电类产品。

此外,其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共建人才培训基地,解决行业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为规模化运营储备力量。

沃飞长空的商业化实践,既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融合的典范。从技术突破到适航认证,从生产制造到场景落地,其每一步都在为行业树立标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