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充技术平权时代,要来了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进入深水区,如何解决补能焦虑成为车企的核心挑战。超充,则成为车企对抗补能焦虑、提振纯电车型销量的一大路径。
进入2025年,5C、6C甚至10C超快充技术开始推向市场,并在行业内引起诸多讨论。对消费者来说,“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针对当下超快充的发展,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根据我们的统计,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时最担忧的就是补能焦虑,即充电便捷性问题。超充是广大用户的刚需,这个需求一直存在。”
裴锋,图片来源: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超快充,不是高端车型的特权
目前很多主机厂都在陆续推出超快充车型,如小鹏、传褀,比亚迪、鸿蒙智行等。
比如,尊界S800车型所配套的巨鲸电池有两个版本:增程版和纯电版。增程版的6C高压增程电池包容量为65kWh,仅需10.5分钟就能将电量从10%充至80%,纯电版的5C纯电电池包容量为97kWh,从10%充电至80%也仅需12分钟。
而比亚迪更是在3月17日举办了名为“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发布会,发布会现场演示了汉L从7%充至62%仅用时5分钟。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宣布,搭载超级e平台的比亚迪车型支持1000V电压、1000A电流,实现1兆瓦(1000kW)充电功率,以及10C的充电倍率。
在描述充电快慢的时候,C指的是电池充放电的倍率,1C表示用1h将电池从100%放电至0%所用的电流值。在不考虑电池容量(电池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简单理解为C的系数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对于超快充的定义,裴锋表示,“2018年,国际上就推出了XFC极速快充的定义。从0%~80%的充电时间在10分钟之内叫做超快充,15分钟换算过来就是3C,10分钟之内就是6C。”
据悉,巨湾技研在2022年就推出了充电从0%~80%只需10分钟以内的技术,并且实现了量产。
“比亚迪上周一推出峰值是10C,从5%充到61%平均是6.7C,跟巨湾在2022年推出的量产电池速度是相当的,但我们的范围会更宽,我们是7.5分钟做到0%~80%。”裴锋强调。
今年小鹏汽车所发布的小鹏新G6、G9同时标配5C超充AI电池,这也是业界首次将5C超快充技术带入到20万级价位。
裴锋提到,“随着主机厂和基础设施越来越普及,超快充会迅速渗透到每一个用户端,今年也会迎来它的爆发期,而标志就是比亚迪技术和产品的发布。目前开始进入超快充技术平权时代,它不是高端车型特有的,普通中端车型或低端车型也会是标配,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
超快充普及,两个问题待解决
对于超快充普及,接下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裴锋提到了两点:一是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二是在供给端能够提供足够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
据悉,国家在2023年9月制定了超快充的硬件标准,又在2024年12月制定了软件的标准。而2024年华为进入超快充领域,极大推动了其生态的发展。巨湾技研在2022年也成立了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联盟,推动了整个生态的建设。因此,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将成为影响超快充普及的关键因素。
与普通动力电池相比,超快充电池的结构、工艺有所差异。由于过往的动力电池产能都是普通的动力电池产能,如何新建超快充产能或者把原来普通动力电池的产能进行改造,在供给端提供足够多的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产品,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裴锋还提到了价格。“现在巨湾的超快充电池比普通电池只贵了5%~10%。如果成本过高,它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裴锋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对超快充电池的成本规划,是比普通的快充电池贵1倍。但如果贵1倍,它的普及速度会没有那么快,今天巨湾已经做到了只贵5%,因此我相信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
目前,随着华为进入超快充生态,小鹏、尊界、传褀,比亚迪等超快充车型陆续发布,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超快充带来的便利。在乘用车C端市场,超快充带给用户的体验是非常直观的:以前需要充电1个小时而现在10分钟就可以搞定。
“超快充技术代表着用户的需求,由用户决定技术的走向,最终会发展得非常快。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趋势,让用户体会到科技的进步。”在裴锋看来,“超快充天然就是和更高科技、更高端的产品、更高端的体验相结合,它是一种个人感受。超快充的发展速度跟新能源汽车用户渗透率的发展曲线一样,一旦超过5%的拐点,3-5年就会过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