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飞航空:如何突破 "适航" 与 "市场" 双重壁垒
近日,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V2000CG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
这一全球首个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通过型号合格认证,标志着中国在飞行汽车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
此前两个月,峰飞航空已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跨城首飞,将传统地面交通所需的 2.5 小时至3小时缩短至 20 分钟。
这家成立于 2017 年的科技企业,正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塑城市立体交通的未来图景。
图片来源:峰飞航空
破解商业化核心壁垒
峰飞航空的技术突围始于对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深度布局,其研发的eVTOL“盛世龙”核心模组100%国产化,采用纯电动力,一次充电可飞行250公里,支持深圳到珠海往返飞行,最大载人数为5人(1名飞行员+4名乘客),速度可超200公里/小时,最大载荷为350公斤,悬停噪音为65分贝。
这些技术参数的突破,得益于峰飞航空与动力电池巨头的深度协同 ——2024 年 8 月,宁德时代以数亿美元战略投资峰飞航空,双方将致力于eVTOL航空电池的研发。
适航认证的突破更具里程碑意义,V2000CG 从启动适航取证到获颁 TC 仅耗时 18 个月。
为了获得这一型号合格证,峰飞航空科技经历了严格而漫长的适航审定过程。自2022年9月起,民航华东局正式受理了V2000CG的型号合格证申请,并成立了专门的型号合格审查组。
审查组严格按照民航适航标准和程序开展了型号适航审定工作,并基于eVTOL设计及运行特点,创新和优化了适航审定模式。在完成了大量符合性验证试验和整机符合性试飞后,审查组最终批准了V2000CG的型号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文件。
这一成果不仅为峰飞赢得 200 余架国内外订单,更推动中国民航局加速制定 eVTOL 适航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范式。
构建低空经济生态
在获得适航认证的同时,峰飞航空已展开多维度商业化布局。
2024 年 4 月,首架 "盛世龙"eVTOL 交付日本 AAM 运营商,用于 2025 年大阪世博会的城市空中交通演示。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与中通快递签署 30 架采购协议,并联合东部通打造eVTOL生态链。
"盛世龙"在获取适航证后,预计将于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深圳至珠海这一飞行航线由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双方已签署100架峰飞“盛世龙”采购订单,计划推动更多的航线运营和商业化场景落地。
峰飞的战略视野不仅局限于产品销售,更着眼于构建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峰飞航空整装制造中心和试飞基地位于苏州市昆山市。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22年,峰飞航空在昆山旅游度假区的峰飞航空科技产业园即已投入使用,总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
苏州市依据各县区的优势进行分工,打造了7个功能侧重点不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将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设计、低空保障等多个低空经济产业链条“串”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