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航空新势力的飞天之路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逐渐成为航空领域的新兴赛道。
作为国内混动倾转eVTOL领域的领军企业,追梦空天凭借其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正在快速推动这一领域的商业化进程。追梦空天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对未来空中交通和低空经济的深刻洞察。
追梦空天成立于2022年1月,起源于清华大学高速垂直起降飞行器团队,是国内最早关注并深耕倾转旋翼和电动航空技术的团队,自2018年开始原型机开发验证,陆续攻克数十项关键技术,于2024年完成吨级混动倾转eVTOL的首飞和全流程过渡试飞。
混动倾转eVTOL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高速长航,同时消除“里程焦虑”。与纯电eVTOL相比,混动技术不仅解决了续航问题,还显著提升了飞行器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市场调研显示,50公里至400公里的城际出行需求尤为突出,而混动倾转eVTOL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从技术与产品优势的构建,到市场布局与未来规划的推进,追梦空天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正不断加速。
图片来源:追梦空天
“惊鸿”今年将交付先锋客户
追梦空天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混动倾转eVTOL的核心研发能力上。其吨级混动倾转eVTOL DF600“惊鸿”具备高巡航速度和高飞行效率的优势,能够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和特种作业等应用场景。
DF600“惊鸿”采用上单翼+V型尾翼、分布式多旋翼(半倾转)、油电混合动力的设计思路,通过模型搭建、多学科协同仿真、数值模拟、风洞试验等,经过持续的优化和迭代,构建了混合动力电推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学科模型。同时,开发了兼顾飞机效率、操控性能的优化设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布局简洁、气动效率高、操控性强的飞行器总体设计。
追梦空天还在液氢燃料电池和涡轮发电等混动方案方面开展了试飞和试车工作,技术进度居于国内首位。
在产品方面,目前,DF600“惊鸿”已完成倾转过渡全流程试飞,计划于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交付先锋客户使用。
此外,追梦空天还计划推出载人eVTOL DF3000“游龙”,“游龙”满载航程达1000公里,满足商业运营的需求,为城市和区域航空旅行提供更快、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该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底下线,2027年开始批量生产。
双轨策略加速商业化
追梦空天采取了“特种市场先行,民用市场跟进”的双轨策略。一方面,公司通过吨级增程无人机的批量化生产交付,率先打通了特种行业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城市空中交通领域,计划推出3吨级客运垂直起降飞机,为未来大众化的城市空中出行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解决方案。
为了加速商业化进程,追梦空天连续完成了Pre-A及Pre-A+轮亿元级人民币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惊鸿”的应用落地和“游龙”的研制与适航。
追梦空天凭借其在混动倾转eVTOL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正在快速崛起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导者。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布局的双向发力,公司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还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升温,追梦空天有望在万亿级市场中实现领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