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这家整车企业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竞争。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市场需求分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已成为整车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场。如何在成本、质量、效率与创新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如何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交织的产业格局中精准布局?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摆在众多整车企业面前。
近日,盖世汽车独家专访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采购总监赵尚义,通过其深度分享,我们不难看到,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方面,这家企业有着自己的逻辑与思路。
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采购总监赵尚义;图片来源: 柳州五菱新能源(下同)
“围绕WLNE四叶草理念,强链、延链、补链”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且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柳州五菱新能源将供应链管理视为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也生成了自身的一套供应链管理方法。
“我们围绕WLNE四叶草理念,力争构建一个高效协同、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据赵尚义介绍,这其中,W即Worth价值,定位为价值创造的过程;L即Lean精益管理,精益的库存水平;N即Network网状结构,根据销地产与产地销两种生产模式建立以生产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结构;E:Economic经济性,旨在打造全价值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性供应链体系,利用链主企业的地位,强链、延链、补链。
这一理念的具象化体现之一,便是其在对区域产业生态的深度挖掘。赵尚义表示,公司依托集团零部件制造优势及广西本地成熟的汽车产业生态,获取高质量的零部件供应,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据他介绍,在公司的供应链体系中,广西本地供应商占比较高,这得益于柳州完善的汽车产业配套基础,本地配套率超过30%,基本形成了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龙头带动、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另外,在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体系方面,诸如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公司与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他指出,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公司会从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成本、供应稳定性、财务资金风险等方面综合评估。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零部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性能和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更新迅速,供应商需要具备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的能力,以支持整车产品的升级换代,而在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成本竞争力也愈加关键,此外稳定的零部件供应是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基础,因此供应稳定性、财务资金风险也是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赵尚义提到,商用车更侧重于零部件的耐用性、承载能力和经济性,在选择商用车零部件供应商时,公司会更关注其在重载工况下的可靠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而在向乘用车领域拓展过程中,其发现,与商用车相比,乘用车对零部件的外观设计、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要求更高。因此在选择乘用车零部件供应商时,公司会选择头部智驾供应商如华为等共同研发智能座舱与车联网技术。
“质量是选择供应商的基石”
正如前文所说,零部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性能和用户体验,在接受采访时,赵尚义特别强调,“质量是我们选择供应商的基石。”
那么,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控方面,柳州五菱新能源具体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据赵尚义透露,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控方面,柳州五菱新能源建立了一套严格且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的评估。
具体来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其对供应商开展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高级产品质量计划)策划和审核,与供应商共同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关键质量控制点和检验标准。
而后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其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检查其生产工艺、设备维护、人员操作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针对需满足R155、R156法规要求的软件开发,其会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发流程、测试过程、供应商资质审核、绩效评估等多维度实施管理。同时也会对进货的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采用抽样检验、全检等多种方式,确保零部件质量符合标准,对其进行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认可。
此外,他还指出,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性,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质量要求,以此确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能够满足整车在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高标准需求。
举例来说,对于电池,除了常规的容量、电压、充放电性能等检测外,其还会关注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以及一致性。在安全性方面,会进行过充、过放、短路、针刺等多项严苛的安全测试;对于电机,会重点检测其效率、扭矩特性、噪声振动等指标;对于电控系统,会关注其软件的稳定性、控制精度以及与整车的兼容性等。
“通过规模采购、联合成本优化等方式降本”
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产业链企业无不面临成本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柳州五菱新能源通过规模采购、联合成本优化等系统性举措,着力提升成本管控能力。
赵尚义表示,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规模采购、联合成本优化等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会与供应商共同开展成本分析,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优化、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寻找降低成本的机会,但这一切都以不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
据他介绍,对于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一般合同期限为3 - 5年,“通过长期合同,公司能够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在价格上获得一定的优惠。例如,在电池采购方面,其与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一定时期内的供应数量和价格区间,避免因市场波动导致的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
集中采购也是其常用的策略,对于一些通用性较强、采购量大的零部件,其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的采购需求,提高采购规模,从而增强在谈判中的话语权,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其也建立了年度合同供应商机制,共同实现降本目标。
赵尚义指出,在选择供应商时,针对成本,公司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如目标成本、成本降低率等,“我们会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定位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并要求供应商在满足质量和服务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成本目标。同时我们引入‘白痴指数概念’,即‘白痴指数=零部件的总成本/原材料成本(或直接成本)’,针对高指数部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设计优化、工艺改进、供应商更换、自研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
他强调,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前,公司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成本分析,了解零部件的市场价格走势、原材料成本、生产工艺成本等信息,为谈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谈判过程中,公司注重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的价格博弈,“我们会向供应商展示我们的长期合作诚意和未来的业务增长潜力,让供应商认识到与我们合作的价值。”
不仅如此,为了建立长期稳定且互利共赢的价格合作机制,其会与供应商共同制定价格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共同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寻找成本降低的方案。
且随着市场的波动,其会对采购价格进行动态调整,“我们成立了价格监控团队,实时关注市场价格信息和成本变动因素。当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我们会及时启动价格调整机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根据双方约定的规则对采购价格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过大影响,同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赵尚义补充道。
“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与智能化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变革过程中,传统供应链模式因信息割裂、响应滞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动态市场需求,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为供应链数字化与智能决策提供了新路径。
赵尚义表示,为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公司将首先升级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同时将加大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通过在零部件、运输车辆、仓库等环节部署传感器,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公司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零部件供应风险等,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在采购策略方面,其也将加大数字化采购的应用力度。通过建立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同时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采购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采购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支持,优化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此外,其将继续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创新,共同探索新的技术和材料,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柳州五菱新能源已与主要供应商之间建立了深度合作的模式和高效的沟通机制。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赵尚义指出,在沟通机制方面,公司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体系,“首先,我们与供应商之间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对接团队,负责日常的业务沟通和项目推进。每周都会召开项目例会,双方就项目进展、问题解决等进行沟通协调。其次,我们建立了高层定期互访机制,公司高层领导与供应商高层领导定期会面,就双方的战略规划、合作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和决策。此外,我们还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包括生产计划、库存信息、质量数据等,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协同效果。通过这些合作模式和沟通机制,我们能够与供应商在产品研发、生产计划协同等方面实现高效合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进一步完善海外生产能力和配套设施”
当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袭来,柳州五菱新能源的供应链布局也展现出精准的市场适配能力。
赵尚义表示,柳州五菱新能源的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和布局。
具体来看,在法规政策方面,其深入研究欧盟、俄罗斯等海外法规、环保标准、认证要求,确保采购的零部件符合当地法规政策,同时其会考虑在欧洲本地有生产基地或具备相关认证资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零件,确保遵从合规出境,如电池危包证。
在市场需求方面,不同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特点不同,其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调整产品配置和零部件采购策略。例如,在东南亚市场,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其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商,而在北美市场,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和舒适性要求较高,其会与具备先进技术的供应商合作。
在物流环境方面,其会根据海外市场的物流基础设施、运输成本、通关效率等因素,优化供应链物流布局。对于物流成本较高的市场,其会考虑在当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或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效率。同时,其也会加强与供应商在物流环节的协同,确保零部件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生产基地。
至于如何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确保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方面满足不同地区的标准和要求,赵尚义表示,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几大措施:
首先,在选择海外供应商时,其会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等是否符合其要求。对于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其会与其签订详细的质量协议和供应合同,明确质量标准、供应计划、违约责任等条款。
其次,其会加强对海外供应商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库存情况和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其还会定期对海外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检查其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同时其会为海外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据他透露,柳州五菱新能源已有计划在海外当地建立或优化供应链体系,“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基地的生产能力和配套设施,提高本地零部件的供应比例。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日本本地仓的建设,通过与当地供应商合作、建立生产基地或物流中心等方式,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供应效率,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网友评论